新闻资讯

茶开博体育道文化精选(九篇)

  开博体育身兼茶文化护主的茶企,其基本任务是做好茶生意,货畅其流。茶企业有广泛的通路,在行销上做得很好,实实在在为茶文化做了很好的铺垫。茶企业的品牌建立使茶文化价值容易突出。也让人们认清茶文化的形象。要是回头看三五十年前,茶不但没有形象,而且人们觉得茶只是一种用来拜神的东西而已,那时的茶与杂货是摆放在一起的。现在我们可以在大卖场的最好位置看到茶产品,整个社会对茶产品的印象比起以往不知提升了多少。致使大众对喝茶这回事生出不同的评价。茶企业把行销经营得很好,而且经营者也知道茶商品有什么文化特点。比如茶文化重点在“泡好”茶、“喝好”茶,茶叶如果不泡不喝。或是泡不好、喝不好,它将永远只是一件“物品”而谈不上什么文化。故此茶企愿意花力气培训员工,并通过培训时将这个理念加进去,注重把茶“泡好”、“喝好”,结果行销人员也感受到了其中的益处。这个感受力不可小看,因为行销人员每天在第一线接触消费者,而且是最具形象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直接带动喝茶者的情感与投入。

  经营得比较理想的茶企会有自己发行的纸版或网络杂志,担任起茶知识宣导兼广告的任务。茶企整编茶文化、茶叶、茶商品等资料,弥补一般报章杂志的欠缺,满足喝茶者对茶文化的追求,茶企通过此管道培养消费者较正确的茶文化观念,是茶界生生不息的元素。在此基础上,茶企还会举办各种茶文化活动,将喝茶的理念传播给大众,当人们知道茶叶与平常的农产品不一样时,喝茶才能喝出精致的文化。茶企有了永续经营的理念,就会有培养特别人才的勇气,愿意深入栽培茶文化干部。从事产品研发、教育、学术、推广等工作,这些从事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虽然大部分不直接和业务挂钩。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为企业带来业绩和利益,但可能他是一位很杰出的茶道艺术家、设计师或茶文化专家。他们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人们因为接受他们的作品或学说而对茶企业有更大的信心与忠诚度,这样对企业的永续经营有绝对性的帮助,企业最终会因为茶文化的壮大而得到实质的利益。

  以上几点,是“非仅做生意”的茶企才做的事情。能够对茶文化工作做得这么完整到位的茶企业,皆因该企业投资者或管理者具有远大的眼光,他们勇敢投入茶文化建设、教育、栽培与推广的经费,否则茶文化的进展一直停滞不前,自己的企业也发展不到哪里。因此说,有永续经营理念的茶企是茶文化护主。

  什么叫做“茶道牧者”呢?目前的茶界,茶道牧者不是一个职称。它有点近乎“精神上的工作”,只有有心之人才会自然而然成为这项工作的志工。它通常由上述茶企的职工身兼,特别是行销人员较多可能兼任或转化为茶道牧者。换句话说,牧者是正当工作以外的额外之事。因为工作使然,他们长期在第一线直接面对喝茶者,直接将茶文化传播给消费者,他们面临问题、接受挑战的机率高(即消费者扮演信徒和羊的角色)。除此,茶企业的培训机构也是滋养茶道牧者的地方。

  茶道牧者学习茶不会只等着公司的安排,他们竭尽所能从不同管道取得茶文化知识,比如业余时间研究泡茶的方法、自发自动阅读茶书、自费到茶园学习制茶等,他们将自己训练成一个有能力判断茶道是非的人。牧者说茶。不能单凭台风好、口才一流就可以。因为说茶的人,是自己先因茶而感动,消化成生命的一部分,再把信息传递。不是仗着有点学识地位。从书中搬些知识出来,在人前出风头。

  中国自古就有“香草美人”的文化传统,许多平常的物质生活深深地溶注了高深的文化内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茶了。茶首先是一种饮品,有着自然的物质属性,发展到一定时期,便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将饮茶艺术化即茶道。茶道使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营造美妙的境界。茶道中贯穿着儒、道、佛的深刻哲理,其高雅深沉、形神兼备,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的精神。

  茶这种物质上升到精神境界,就成为精神的载体,物质和精神的介质,物质和精神的“和”文化体现。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其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即“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陈香白先生给茶道下的定义是:“中国茶道包涵茶艺、茶德、茶礼、茶情、茶学说、茶导引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日本学者把茶道精神归纳为“和、敬、清、寂”。台湾茶人则认为是“和、静、怡、真”。现代茶道名人林治则把“和、静、怡、真”定义为茶道精神等等,不一而足。在饮茶的习俗中,将“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

  在茶道中心灵和谐宁静。人们围坐一起,一杯香浓清馨的茶自左至右顺时针自然传递,没有尊卑,没有身价。没有人身上所赋予的社会属性,只有人本身,人的自然属性,人们回归自然人的这一本性,心情自然而放松,忘却了人世间的纷争。心灵得以净化,仿佛融入了宁静的大自然般,感受着和清风、花草、山川的自然风景,品味着山川、自然所凝结的甘露,甘露的甘甜和滋润,五脏六腑似都得到自然之气,冲涤着人的心灵,让浮躁的灵魂得到安宁,使纷乱的人身得到休憩,让心灵在此时升华。并在清香、水声和杯壶的传递中,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梳理,顺应自然法则的需求,和谐、平静。

  在茶香的氤氲中修心、修德、修性。茶香修心,在茶香中,似置身于武夷山秀美的自然风光中,怡人心脾;似置身于潺潺的小溪中,心境自然流淌而宁静;似置身于清寂的道家仙山,聆听道家清静无为所带来的内心的平和及了然于心的轻松和美好。茶以修德,在茶香中似沉浸在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创造和谐气氛,沟通思想,增进彼此友谊;似领略佛家的自修和内省。而以茶修性,正如陆羽眼里的茶汤,它包含孕育了大自然最洁净、美好的品性。把个人融入大自然中,情景合一,茶道中的“和”文化精神在此时展现。

  素有“茶痴”之称的唐代诗人卢仝饮茶,感受到的是清风细雨向身上飘洒,可以“情来爽朗满天地”。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更把整个汲水、烹茶过程与自然契合。他的《汲江煎茶》诗云:

  诗人临江煮茶,首先感受到的是江水的情意和炉中的自然生机。亲自到钓石下取水,不仅是为煮茶必备,而且取来大自然的恩惠与深情。大瓢请来水中明月,又把这天上银辉贮进瓮里,小杓入水,似乎又是分来江水入瓶。茶汤翻滚时,发出的声响如松风呼泻,或是真的与江流、松气合为一气了。然而,茶人虽融化于茶的美韵和自然的节律当中,却并未忘记人间,而是静听着荒城夜晚的更声,天上人间,明月江水,茶中雪乳,山间松涛,大自然的恩惠与深情,荒城的人事长短,都在这汲、煎、饮中融为一气了。茶道中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的精神,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人们从茶中领略自然的箫声,尽量“忘我”,求得心灵的某种解脱。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茶道中得到充分体现。

  茶作为一种饮品,一种客观物质,演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由生活方式,上升到精神,演变为文化,深深扎根于“和”的传统文化的记忆中,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在人类的生存方式中,还没有哪一种物质如茶那样,在茶道中成为个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介质文化开博体育,茶体现了“和”文化的重要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

  中国人做事历来讲究“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主张“外用儒术,内示阴阳”,不说硬话,不做软事,取“中和”以待人,行“中庸”以理事,表象是事,实质体现的是人的世界观和处世观。这些深奥的哲理,正如一杯淡淡的茶水,使人们在日常的平凡生活琐事中感悟人生大道。历代茶人也都以“和”作为一种襟怀,一种气度,一种境界,在品茗中不断修习,细细体悟,不懈地追寻自我,超越自我,完善人格。

  以茶敬客是中国普遍的礼仪习俗,是礼仪之邦的礼让、友谊、亲和的象征,是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奉茶明礼敬尊长”是中国家庭茶礼的主要精神,家人闲暇或宴请宾客、过年过节,小辈们就会给家长敬茶,给来客端茶,从品茗中享受和敬亲睦、天伦之乐,加强彼此的亲和力,体现礼让和节制、包容和尊重的文化传统美德。 无论贵胄显达,黎民百姓,释道教徒,雅士武夫,虽“道”不同,皆能遇茶相安。

  中国人饮茶受儒、释、道三教一贯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支配,言谨行慎,不偏不倚,保合太和。无过及而无不及,凡事都合乎中庸,和谐自然,绝无造作。不管你是有事找茬,无事闲坐,还是有求于人,上门一杯茶,先稳定情绪,拉近感情。边喝茶边论事,说理讨结果,道实情寻帮助,天南海北侃大山,事说毕茶喝完,该干啥还干啥,心平气和,和颜悦色。

  宴前饮茶。大凡红白喜事,主柱乔迁,升官折桂,都要宴前饮茶。婚嫁时,娘婆二家的亲朋好友、七姑八姨坐在一起,敬茶奉烟吃喜糖,大家说些祝福和希望新人“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的吉利话,气氛温馨融合,人人和美亲睦,热热闹闹,其乐融融。办丧的,外家人、本家人围坐在一块,追忆死者生前功德,商量丧葬办理规格,一杯茶喝得大家满意,和气之中善后敲定。不管是喜也好,悲也罢,一杯茶总能让人涤滞雪燥,冷静下来,顺顺当当地把事办好,各方如意。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友情,在审己、自省中加强理解。

  说事摆茶。中国人性格像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世界,不卑不亢,执著持久,强调人与人相互依存,在友好、和睦的气氛同进步,这是主流。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或为名,或为利,难免磕磕绊绊,就是同床共枕的夫妻也会反目为仇,但中国人相互发生利害冲突后,大多君子动口不动手,采取说理的方式解决。热茶一泡,找来仲人,双方道情,互找不足,于说理调解中化干戈为玉帛,和风细雨地让大家心悦诚服,重新走上友好共处的道路,茶起到了一种加速和解的催化酶的作用,更多唤起人类善的本性,能使这纷乱的世界更加清凉、安定而祥和。

  总之,通过茶净化思想,纯洁心灵,求静、求豁达、明朗、理智这方面,儒、佛、道三家都在茶道中得到精神的寄托而达到一致,是“和”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

  中国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这些生活必需品中,茶素来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闲适,也有着“静试恰如湖上雪,对尝兼亿剡中人”的优雅情怀。绿茶的“香”、红茶的“醇”、青茶的“柔”,这些都是茶客舌尖熟悉的滋味。

  作为六大茶类之一的黑茶,却不太为人所熟知,但在中国边远地区,黑茶却是少数游牧民族同胞每日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他们的奶茶、酥油茶的原料就是黑茶,所谓“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就是西北地区边疆生活的最好写照。

  中国是茶文化古国,按照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中国茶叶可以分为“绿、黄、白、青、红、黑”六大茶类,其中黑茶又分为云南普洱(熟普)、安化黑茶、广西六堡、湖北青砖、藏茶等。

  安化黑茶起源于唐朝,从茶马古道上伴随着阵阵驼铃走来。它盛于宋朝,明朝定位官控茶,用于推行“以茶安民”、“以茶治边”等政策。近代,普洱曾向它学艺而大红大紫,五十年代后安化黑茶却又几乎绝迹。2010年,上海世博会它席卷而来,甫一亮相,就极受追捧,成为“中国100元素”之一,荣获“中国十大名茶”殊荣,“永泰福”千两茶作为0433号藏品也被世博馆永久收藏。

  安化黑茶属全发酵茶,是采用安化境内云台山大叶群体品种鲜叶为原料,经独特工艺加工制成。按照制作工艺分为“三尖、三砖、一花卷”,尤以砖茶中的茯砖与花卷中的千两茶、百两茶最受广大茶友欢迎。所谓千两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得名,而按现在的产品规格为36.25公斤,百两茶则为3.625公斤,千两茶被尊称为“世界茶王”。其制作工艺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泰福第七代传人李胜夫和李立夫则为“非遗”技艺传承人。

  在中国素来有“以茶治病”的说法,安化黑茶因其明显的“降三高、养肠胃、消食解腻”养生功效被广大茶友所接受,又因为坚持饮用对身体带来的良好变化而离不开黑茶,所以很多茶友会主动向周边的家人和好友推荐黑茶。

  在黑茶加工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茯砖生产工艺中,在适当的温度、温度和松紧度条件下,会产生一种名叫“金花”的特殊物质,它的学名“冠突散囊菌”,是黑茶发酵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益生菌体。概括起来,黑茶的功效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安化黑茶被称为“瘦身茶”、“美容茶”、“消食茶”。黑茶中的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脂类物质排出;还可活化蛋白质激酶,加速脂肪分解,降低体内脂肪的含量。

  黑茶富含膳食纤维,具有调理肠胃的功能,清肠胃;且有益生菌参与,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助消化。我国民间有利用老黑茶治疗腹胀、痢疾、消化不良的传统,黑茶对老年性便秘有特殊的功效。

  黑茶中富含茶黄素,能软化血管,有效清除血管壁内的粥样物质,被称为“心血管的清道夫”;茶氨酸有效抑制血压升高,类黄酮物质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降低血压;茶多糖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糖含量;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血管内脂类物质排出,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天天食用牛羊肉,极少有蔬菜水果,却罕见“三高”,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黑茶中独特的益生菌的功能因子和多酚类氧化物、儿茶素等多种化合物成分,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对人体内脏具有特殊的净化功能,吸附体内的有毒物质(酒精、重金属、体内垃圾)排出体外,能深层排毒;又对病菌有抑制作用,保护肝肾。

  初次饮用黑茶的茶友也许会认为,黑茶加工过于粗放,口感难以接受,但当你饮用一段时间后,你会感觉安化黑茶有着其它茶类所无法比拟的“先涩、后甘、再醇”的口感,汤色橙黄,色如琥珀,香气纯正,面对这样的好茶,实在是人生一大享受。

  要喝一壶好的黑茶,泡茶工艺也是十分讲究的。黑茶泡茶用水一般以泉水、矿泉水、纯净水为佳,黑茶讲究滚水冲泡,一般用100度沸水,讲究的茶友可以用老铁壶冲泡,以便充分泡出百两、千两茶的内含物。与普洱一样,黑茶的第一泡用水冲洗弃用,从第二泡开始就可以用心品茶,第四到十泡是最佳状态,一般情况下,一泡茶可以泡十五泡左右(当然看泡茶量)。也可用沸水润茶后,再用冷水煮沸其滋味更佳,煮出来的尾水甘甜无比。

  作为日常饮茶,大部分茶友也许无法过于讲究泡法,推荐大家用一种简易方便的泡茶工具开博体育,无论在家里或是办公场所,只需一只飘逸杯,每次取茶8~10克,用开水冲泡,就可以轻松享受一天的好茶。

  微生物学家王志伟曾经说过:“黑茶在存放的过程中,由于微生物作用、湿热作用、自动氧化作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茶品的内含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使黑茶品质风味和保健功效得以提高。”因此黑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其存放时间越长,茶味越醇,更能将保健功能发挥。

  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黑茶价格一路攀升。以千两茶为例,50年代产的“千两茶”,其初始售价不到200元/支。2009年安化茶博会上,一支1953年制作的“千两茶”以680万元出售,创下当时茶叶销售价格最高纪录。如今,黑茶价格每年稳步上涨,涨幅空间在20%-30%之间。

  但是投资安化黑茶也不能盲目,并不是所有黑茶都具有收藏价值,像一些砖茶比较适合家庭饮用,价格也一直比较平稳,而好的百两茶、千两茶和一些优质砖茶的收藏价值相对高一些。

  首先,应有好的叶料。在挑选安化黑茶时,一定注意要选择正宗的安化境内所生产的本地茶,古时称“道地茶”。用“道地茶”加工制作的黑茶,才是正宗的安化黑茶。安化之外所产之茶称“外路茶”。安化境内所生产的“道地茶”尤以“芙蓉山、香崖溪、高马二溪、五龙山”等区域所产的茶叶品质为佳,其中“芙蓉山”为国家黑茶中准样生产地。

  其次,好的安化黑茶就遵循传统工艺生产。安化黑茶的加工工艺十分复杂,好的千两茶制作时,要经过初制和精制工艺,初制分为杀青、揉捻、渥堆、七星灶干燥,精制再分为风选、筛分、分级、去杂等23道工序,再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日晒夜露(不能淋雨,最长晾晒时间长达180~200天),在自然条件催化下,自行发酵、干燥,然后进入长期陈放期。

  再次,作为长期收藏的黑茶存放也很有讲究。总结起来有几点:1、宜阴凉忌日晒,日晒会使茶品极速氧化。2、宜通风忌密闭,通风有助于茶品的自然氧化。可用棉纸、紫砂罐等通透性能较好的包装物进行包装储存,切忌使用塑料袋密封。3、宜开阔忌异味,茶叶具有极强的吸异性,宜置放在开阔而通风透气的环境中。

  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是独立存在的。它们都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中国和日本,这两个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国家也不例外。中国和日本都属于东亚国家。两国间自古以来就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对彼此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茶文化便是代表之一。在此方面,两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存在着诸多的共同点。但也由于日本在地理、历史以及文化方面的差异,日本在传承了中国的茶文化后,经过日本人民的努力和创新,又有了自己的发展和变化,形成了今天有着独特民族内涵的茶道文化。现在,茶道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化活动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项目之一。甚至连日本的各中小学校也把茶道看做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的重要手段而将其列入学生的必修课中。反观中国,我国作为茶文化的起源地,是最先发现茶、饮用茶和利用茶的国家。虽然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但我们也应该要善于取长补短,即吸取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用来弥补自己文化中的缺失。尤其是日本在战后迅速地、成功地崛起于亚洲和世界,相信这个邻国给我们留下了思考和研究的广阔空间。其实我们对这个近在咫尺的国家并不熟悉。相信只有在有了对历史的真实了解的基础上,在吸取了别国文化的精华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推动本国茶文化的发展。同时推动中国和日本两国间文化交流的良性互动,也就才能更进一步加深两国间的友谊。

  在历史上,日本和我国可以说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日本在大化革新(645)时期,全面吸收唐朝文化体制,而茶和茶文化就此东渡到了日本。虽然和中国的茶文化相比,日本的茶道历史不长,但也有上千年之久。据史料记载,日本在我国唐朝前后265年期间(630―894),不断派遣使节来我国,先后有十八次之多,其中跟随而来的还有大批的留学僧和留学生,他们从政治、经济开博体育、宗教、科学、文教等各个领域全面吸收唐朝文化。正是他们在传播佛教的同时,也传入了各方面的唐文化,茶文化就是其中之一。被日本人认为最早携带茶种入境的是茶祖最澄(767―822),归国后他将茶种种植于比睿山的坂本地区。今天在京阪石阪线坂本车站旁有个立有“日吉茶园之碑”的地方,相传就是日本最早的茶园遗址。同时最澄还在比睿山开创了日本天台宗,将饮茶之风吹到了日本的佛教寺庙乃至宫廷贵族等上流阶层。而在此期间与最澄禅师一起为日本的茶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还有空海大师和僧人都永忠。他们广播茶籽,还从唐朝带回了制茶的石碾、石臼和制茶工艺。《日本后记》“弘仁六年四月二十日”条记载:“天皇行幸近江滋贺韩崎,诣崇福寺之后,过梵释寺,大僧都永忠亲手煎茶奉上。”[1]这是日本最早有关“煎茶”的文字记录。当时在饮茶方法上,日本完全是仿效唐朝的煎茶法。由于对茶的喜爱,嵯峨天皇下令大量种植茶树,当时从近畿的近江至丹波、播磨等国都遍布茶园。这为“弘仁茶风”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就因为与中国茶的缘分,嵯峨天皇甚为憧憬唐朝的文化。为此他很喜欢京都北部的嵯峨山,在山下建别墅并在此终老。嵯峨天皇也热衷于文学,经常与最澄、空海等一起饮茶作赋。他曾在《秋日皇太弟池亭赋天字》中写到“肃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2],据此可窥见他对茶的喜爱。他还留下了许多茶诗,比如答最澄的《答澄公奉献诗》和致空海的《与海公饮茶送归山》等。

  在漂洋过海而来的茶文化传入日本的初期,无论是在饮茶的形式上还是品茶的思想层次上,都是处于学习和模仿中国茶文化的阶段。万事开头难。永忠等致力推广的饮茶习俗,由于只限于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暂时没能在群众中广泛传播开来。而遗憾的是,随着嵯峨天皇的离世和受唐安史之乱的影响,宇多天皇在宽平六年(894)下令中止向中国派遣遣唐使,中日交流一时中断,对唐文化的仰慕也趋于淡漠,一度兴盛于日本上层社会的饮茶之风很快就衰退了。

  镰仓初期,茶祖荣西的出现为日本茶文化的历史翻开了一页新的篇章。他先后两度入宋修禅,学禅之余遍访我国南方各大名山、茶园,努力学习有关茶的知识。带着茶种和苗木返回日本后,荣西撰写了日本历史上的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时值71高龄的荣西用一盏茶解了将军源实朝的宿醉之苦,也借此良机将著作公诸于世。于是,以寺院为中心的饮茶活动逐渐向民间蔓延。对日本茶文化的中兴功不可没的荣西,也被当之无愧的尊奉为茶祖。同时代作为荣西入室弟子的道元,在开创了日本曹洞宗的同时也编撰了日本最早的茶规《永平清规》,作为僧侣日常修行的规范制度,也订定了有关饮茶、献茶时的规则。至镰仓末期,日本茶道以寺院为中心,逐渐向各地区普及,并出现了很多有名的茶产地。

  时至室町期间,在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等大茶人的推动下,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文化。作为草庵茶茶道的创始者,村田珠光从小进入奈良称名寺跟随能阿弥学习茶道,后经一休禅师的指点,将“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宗思想融入茶文化中,提出了“佛法存于茶汤”的说法,开创了“茶禅一味”的思想。作为开拓日本茶道文化的先驱者之一,武野绍鸥在村田珠光的基础上,对茶道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他在茶道中融入当时流行的和歌理论,并加入日本独有的素淡、典雅的风格,使茶文化在日本的民族化进一步加深。而他的另一大成就就是培养了日本茶道史上集大成的大师级人物千利休。

  室町政权结束后,各武士集团对所辖土地的激烈争夺将日本带入了战国时代。而茶室是唯一可以慰藉这些常年征战四方的将军和武士们心灵的避难所,是清心静魂的圣地。在茶室,他们能暂时忘却战场的厮杀和抛开生死的烦恼。于是茶道成了当时武士的必修课。而融饮食、娱乐、艺术为一体的茶道便受到了空前的瞩目。处于茶风鼎盛时期的千利休先后被任命为武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茶匠出入军旅。他坚决主张省去茶会后的酒宴。还强调茶道必须摆脱物质因素的束缚,应以“贫困”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表露更简洁的精神世界。他将茶室的书院式的豪华建筑风格改变成简素的草庵式建筑风格后,还对唐式茶具做了大胆的革新,以体现“空寂茶”枯淡的茶道精神,更加强调大自然本身的美态。此时的茶文化被千利休从禅茶一体的宗教文化还原到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而成为普通民众都能欣赏和享受的事物了。千利休是日本茶道和日本美学的集大成者。正是这位伟大的茶道艺术家对稚拙、简素、贫困、含蓄、内敛以及自然之美的追求,对日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影响。对茶道有着划时代贡献的他,终因与丰臣秀吉不合而被下令切腹自杀。但“空寂茶”并没有因千利休之死而终结。相反,经其嫡传的千家流代代相传,长盛数百年。至今,“空寂”茶道仍是日本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利休美学”也一直被日本人视为美的标准和美的极致。

  总之,这一时期的日本在吸收和反刍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开始形成了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茶道文化。

  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德川家康继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并于1603年在江户建立了他的幕府统治。进入江户时代后,利休茶道得到了众多传人的发扬光大,也形成了诸多各具特色的流派。这时的日本茶道界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以至今为止仍是日本最庞大的三大千家流派――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最为兴盛。同时继承利休衣钵的还有史称“利休七哲”的他的七个大弟子。其中最富盛名的是古田织部(1544―1615)。他成功地将千利休的市井平民茶风改造为具有武士风格的茶风。小掘远州(1579―1647)是古田织部的众多弟子中最杰出的一个。他多才多艺,一生设计和建筑了许多茶室,其中最有名的桂离宫被称为日本庭园艺术的最高代表。小掘远州的接棒者是片桐石州(1605―1673)。他是江户幕府第四代将军秀纲的茶道师傅。他对武士茶道作了很多具体的规定。当时石州流派的茶道非常流行,其中著名的后继者有松平不昧(1751―1818)、井伊直弼(1815―1860)等。

  自三千家之后日本茶道中世袭的“家元制度”也逐步确立起来。“家元制度”所包括的内容很多,如:要求保持其流派的正统性、规范性和同一性;以“家元”为统领,在流派范围内,采用上意下达的方式;由“家元”掌控资金并进行再分配;由“家元”颁发各种证书,弟子们必须通过其认可才能袭用艺名等等。现在在日本,不仅仅是茶道,花道、舞、能、狂言等诸多领域都依然采用“家元制度”。众多的茶道流派培育出了很多杰出的茶人,他们对日本茶道乃至社会教育都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而江户时期也成为了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期。

  日本茶道在1868年走进明治维新初期后,因受到诸如西方文化大举入侵的社会客观环境的影响,曾经一度衰落,但不久又马上进入稳步发展期。而步入现代社会,残酷的经济竞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现代社会的人们再次步入远离尘嚣的茶室,尽享“六根清净”的美境,重获生命的活力。因此,500年后的今天,茶道在日本依然兴盛不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邦交的恢复和两国关系的升温,中日间的文化交流再次频繁起来,其中当然也包括茶文化。而同时值得关注的现象则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很多的日本茶道流派都到中国来进行过文化交流活动,比如说里千家家元千宗室。他就曾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访问过中国。在第100次访问中国时,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他。同时他还以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获得南开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丹月流家元丹下明月也多次访问中国并作茶道表演。日本当代著名的茶文化学者布目潮风、沧泽行洋等长期在中国进行实地考察,对中国的茶文化有着精深的研究。另一方面,我国的茶文化研究学者们也借助两国间文化交流的有利平台,纷纷前往日本进行访问交流。比如滕军老师,她就是在日本专习茶道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她编撰的《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是我们全面了解日本和日本茶道文化的一个窗口。

  综上所述可见,在历史上日本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受中国唐朝茶文化影响的奈良、平安时代;第二个时期是受到宋朝时期的茶文化影响的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第三个时期是受到明朝茶文化影响的江户时代。经由跨度千余年的发展,源于中国的日本茶道在吸收、消化了中国茶文化后,渐渐融入了自己的特点和内容,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由此可见,历史并不长的日本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它谦卑地向其他民族学习优秀文化的精神最终使自己强大起来。

  中日茶文化同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诚如滕军老师所说:“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3]所以两者有着很多共同的特点。例如:

  (1)两国的茶文化都有深刻的精神内涵,都把“天人合一”作为品茶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茶文化融合了道家的“清净自在”、佛家的“般若清净”和儒家的“清心寡欲”,强调和谐、清心定神和自信自省。中国人品茶时不但能鉴别出茶的优劣,同时还能领略饮茶的情趣,将自己融于大自然,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而日本茶道的精神理念是“和、敬、清、寂”。“和”指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敬”即心灵的诚实和单纯。这两者强调了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准则,希望通过饮茶能使人们做到和睦相处,能相互礼让以调节人际关系。“清”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六根清净”,“寂”也是佛教中的用语,意为静寂,这两者指的是饮茶时的环境氛围。日本人品茶时,将日月星辰、花草鱼虫邀入茶室,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为主,将人对自然的敬爱体现于对器物的万般呵护之中。

  (2)两国的茶文化都与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中日茶文化都是在国家政治局面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大环境下,得到统治阶层强有力的支持,从而得到持续发展的。茶文化的繁荣同时带动了其他文化艺术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在品茶的同时喜欢赋诗、赏花、品画、听曲等,因此历史上与茶事相关的诗画多不胜数。同样,日本茶道则将宗教、烹饪、建筑、书画、工艺、礼法等与茶事相结合,使茶道成为日本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而纵观中日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也可以发现中日茶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首先,两国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不同。中国的茶文化源于药用,后经食用、饮用的漫长发展过程,直至陆羽的《茶经》开创了中国的茶道精神,给茶注入了文化内涵。也就是说中国的茶文化是从其食用价值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而日本茶道却正好经历了完全相反的发展过程。日本茶道在萌芽期是随着禅宗以精神文化的形式传入日本的,可以说在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15、16世纪的日本茶道更强调了茶道的艺术品味和精神内涵,而不是茶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在日本茶道中首先得到确立的是茶文化的精神层面,而后才普及至实用。也可以说,相对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日本茶道的起点在一开始就具有相当的哲学高度。

  其次,两国茶文化的背景文化不同。中国茶文化因起源于药用,因此,它与养生思想关系密切。尤其是在中国茶文化初步形成的唐代,茶多与道教思想相关联。同时受到儒家、佛教的传统学说和思想理念的影响,由此升华到了精神文化领域。而日本茶道的形成在于禅学的渗入。完全成型后的日本茶道讲究“禅茶一味”,即禅道即是茶道,茶道即是禅道。“禅”成为其思想的内核,茶人被看作是禅者。因此,与讲求茶的药理成分、强调通过饮茶达到健身效果的中国茶文化相比较而言,日本茶道则更注重茶文化中的禅味,他们善于使用暗喻的方式来表现禅境,来追求内省、修炼的禅者风范。

  最后,中日茶文化有源流之别。中国茶道是母体,是源。自唐代陆羽开创茶文化以来,历经千百年的发展,融儒、释、道三家文化于一炉,博大精深。同时地大物博的中国因自然、地理条件导致的南北文化差异,使得中国茶文化的派系、分支繁多,各具特色。而遗憾的是,正因为各地各民族不尽相同的文化特点,在中国很难形成一套严格、复杂、规范的茶道礼仪。至清代末,富含哲学思想的中国茶文化没能得到继续发展,而且还逐步走向衰微。日本茶道是分支,是流。它自宋代始,是在学习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以禅宗茶文化为基础创立的茶文化流派。后又结合日本传统文化而不断发展,产生了众多的各具特色的流派,他们依靠“家元制度”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众多的日本茶人致力于将茶道文化推向市井草莽,深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日本茶道被不断地推陈出新,发扬光大,最终成为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

  以上通过两国茶文化异同的分析,可见植根于两国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特性中的中日茶文化既有共通之处,又各具特色。日本茶道虽源于中国,但它并不是对中国茶文化单纯的吸收,而是在自己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注入了本民族固有的文化,成为了崭新的、独特的日本茶道文化。

  中国传统茶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所生成的文化和社会现象,涵盖与茶相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诸如:茶叶种植、茶叶制作加工、饮茶习俗、饮茶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等,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极其讲究茶文化中的茶叶、茶水、茶器具、饮茶环境等,还极为推崇饮茶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之中,兼容并蓄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家三家的思想精粹,在茶文化中的茶道思想可以归纳为“廉、美、和、敬”,并以儒家思想的“和”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礼、茶道、茶宴、茶风茶俗等,较好地传递出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修行、以“茶”育德的功能和效用。在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茶道思想之中,其“廉、美、和、敬”的茶道思想与我国的廉政文化有不谋而合之处,其中:“廉”主要是指品茗者品性的廉洁清白;“美”主要是品茗者对于洁其身,而正其心的追求;“和”则寓意中国传统哲理中的“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追求天和、地和、人和的完美境界;“敬”品茗者在饮茶时的茶礼、茶风茶俗等。在茶道思想的表述之中,流露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清静、淡泊、内省、修身”的思想和追求,对于人们的性情的熏陶有极大的裨益,同时,在茶道思想的追随和引领下,还可以使品茗者达到陶冶情操、袪除杂念的功效和目的。由此可见,中国传统茶道思想推崇清正、俭朴,显现出与廉政文化的高度统一性和契合性。几千年来,人们流传了诸多与“茶”相关的廉政格言,如:“一杯清茶问今古,两袖清风为苍生”、“茗溢芳醇满天地,人修廉洁和乾坤”等,流露出中国古代社会流传下来的良好风尚和习气。早在春秋时期,在《晏子春秋》一文中,就有“以茶为廉”的表述,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晏婴以茶为廉,饮食节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之中饮茶之风流行,推崇清廉之风,提出了“以茶养廉”的风尚,士大夫们相互宴请之间都以茶和果品相敬,以示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之意。陆纳就以俭德而为世人所称赞,被誉为“恪勤贞固,始终勿渝”南朝的齐武帝也曾下诏,要求自己亡故之后只要供以果饼和茶饭即可,如此品行难以可贵。明代君主朱元璋体察民情,深知民间疾苦,不再要求地方向朝廷贡奉龙凤团饼贡茶,而改变为贡奉芽茶,成为了以茶着手、反奢亲民的改革举措。由此可见,在我国不同时代中的“以茶养廉”、“以茶崇俭”的风尚,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在追溯“茶”与“廉”的渊源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也是我国廉政文化的不可忽视的元素。

  中国传统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历史的积淀之中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哲理深邃的“茶廉”文化,在“茶廉”文化的思想之中,倡导性本清净的思维方式,秉持以德服人的政治哲学,讲求顺世直心的处世之法,推崇止恶行善的价值取向,主张善待百姓的平等之心,遵循淡泊乐观的处世原则,信守慎独节俭的人生信条,修炼反躬修己的道德品性。

  中国传统茶文化以儒家文化和哲理思想为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需要加以保护和传承,并充分发挥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茶廉”思想,利用其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文化精神和品质,培育人们出自内心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加强对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知行合一的方面入手,使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茶道思想、“茶廉”文化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积极的爱国主义行为。

  在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茶道思想和“茶廉”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此同时廉政文化的理论也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可以说“茶廉文化”代表着中国的先进文化形态,具有独树一帜的道德感染功效和德育教化功能,对于我国公职人员及社会其他成员的思想廉洁培养意义重大,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体系中,应当发挥“茶廉文化”特殊的作用和应有的价值。

  在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具有独特风格的“茶廉”茶文化品牌,利用其茶文化资源、禅文化的地缘优势,打造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茶廉”文化品牌,挖掘不同区域的茶道精神元素,更好地实践廉政文化建设,助推地域经济的特色化发展,使之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的哲理思想,其中就包涵有“以茶养廉”、“以茶崇俭”的思想观点,我们要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茶道思想与中国的廉政文化建设相融合,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对茶文化的大力弘扬和倡导,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实现廉政文化建设的全面创新和突破。

  在我国的廉政文化建设中,要以茶文化主题宣传教育为主线,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在企业群体之中,联合开辟“清风园”廉政文化教育园地,向所有管理干部和职工群众宣传中国传统茶文化精髓。让社会公民了解茶文化的茶道精神,深入探寻茶道中的“廉、敬、和、美”的思想内涵,明晰茶道思想与中国廉政文化的历史渊源,充分地实现茶文化与廉政文化的融合,将“茶廉”文化深入透彻地向职工、干部宣传,使之成为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在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之中,要开展丰富多样的“茶廉”文化主题活动,要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和工作实际,结合职工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形式,开展以“茶廉”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如:“茶之清”文化专题表演、“茶之静”文化感悟演讲、“茶之淡”文化修养实践、“茶之雅”文化艺术创作、“茶之洁”文化辩论活动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营造出良好的以茶说事、以茶传情、以茶育人的气氛,极大地激发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积极地融入到“茶廉”文化主题活动之中,于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性情,修炼了内心,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之中,融合了古代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哲理精髓,也形成了“禅茶”文化、“茶廉”文化,它们与中国现代廉政文化建设有不谋而合之处。具体表现为:(1)要在党员干部中倡导和学习“茶廉”文化,形成自我本性清静的思维方式,摒弃权钱、名利的欲望追求。(2)引领政府部门官员学习“茶廉”文化的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感悟其中的立德见解,更好地在社会普及和推行。(3)引领干部职工学习和培育自己顺世直心的处世之法,要拥有一颗堂堂正正之心和庄严的浩然正气。(4)培养职工群众止恶行善的价值取向,重视自我对内心的调和,要能够明辨善恶,学会自律。(5)教育政府官员应当具有善待百姓的平等之心,要修身自省。(6)培育人们淡泊乐观的行为准则,尤其在现代节奏较快的形势下,要避免不良情绪对于自己身心健康的影响。(7)培育职工群众生成慎独节俭的生活信条,坚守社会主义道德信念,反躬修己,提倡节俭。

  政府要将茶文化与地方产业相融合,以茶文化促发展,协助地方企业进行茶工艺、茶旅游、茶博物馆的宣传和策划,使茶文化的品牌建设与廉政文化内容充分融合,使之成为我国廉政文化的宣传载体,倡导“人生当如茶,清廉胜浮华”的消费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茶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的层次。

  中国传统茶文化底蕴丰富、哲理深厚,在茶道思想与我国的廉政文化建设充分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倡导“以茶养廉、以茶明廉、以茶敬廉、以茶促廉”。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营造茶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的氛围,创建承载廉政文化意蕴的品牌,更好地发挥“茶廉”文化的道德培育作用和功能,实现茶文化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创新。

  [1]郝身沛,魏建克.论中国廉政文化理念的发展与创新[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6(6):1-5.

  [4]王庭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茶宠”就是人们早期所谓的“茶虫”,属于茶器中的一种,是人们品茶时放在茶盘上的小摆件,顾名思义就是茶水滋养的小宠物,大多是用紫砂或澄泥烧制的陶质工艺品,喝茶时用茶汤涂抹或剩茶水直接淋漓,年长日久它就会被薄薄的一层茶浆包裹从而温润可人,茶香四溢。是供人们把玩和陶冶情操的,其寓意也是招财进宝、吉祥如意。

  茶宠起源于宋朝,这与宋朝鼎盛的茶文化息息相关,在茶文化中向来有着“兴于唐而兴于宋”的说法。由于茶文化的兴盛,茶器和茶礼仪也逐渐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各种形式的茶器也开始出现,直到明朝时期随着紫砂茶具的出现紫砂茶宠也随之出现,然而与茶宠相关的记载非常稀少,直到上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才开始在品茶时把玩茶宠。

  我国的吉祥文化分为物体吉祥和行为吉祥两种,而茶宠就是物体吉祥中的其中一种传承,茶宠的造型小而精巧,这些造型多是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在品茶工程中也体验了其中的趣味。这些茶宠制作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还有些茶宠利用中空结构,浇上热水后会产生吐泡、喷水的有趣现象。

  茶宠有吉祥寓意,有文化气息,有搞笑逗乐,或是趣味童真,全看主人喜好。在市面上常见的有神兽茶宠、情趣茶宠、谐音吉祥茶宠等。其中神兽茶宠;有朱雀、金蟾、貔貅、长寿龟等,因其在传说中都有各自的神通,或辟邪、或镇宅、或旺财、或赐福,人们在把玩茶宠的时候,无形中也会有一些美好的心理暗示;还有谐音吉祥茶宠,谐音文化其实是一种趋吉避凶的民族心理,简单来讲就是一种趋吉避凶文化,它凸显了汉字的文化与魅力。比如说一只脚之上有蜘蛛图案,寓意就是“知足常乐”;又如两只蝙蝠抱着寿桃的造型,其寓意为“福寿双全”,无处不体现着中国人一种含蓄的传统文化。情趣茶宠就在于三五好友坐在一起喝茶时能够逗人一笑,放松心情。

  茶宠所继承的传统文化主要是从“形”和“意”这两方面,所谓的“形”即是自茶宠起源至今的造型,多是运用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吉祥图案作为基础,在今后不断的发展中根据时代和人们的喜好又有了进一步的演变,但“形”的变化始终是围绕着“意”,虽然茶宠只是人们在品茶过程中茶盘上把玩的小摆件,但正是这个小玩意却体现了我们对吉祥瑞景的向往和美好寄托。

  在过去,茶宠被人们视为“丧志”的表现,然而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不再持有过去的旧思想而是开始关注茶宠并重新拾起这个小玩意,把美好愿望寄托在这些小玩意上。所以人们对它的喜爱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可以说是一种“意”的体现,而茶宠正是我们寄托情感的器物。

  因为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道”是幽远玄远的、抽象的、不可言说的,而“器”则是直观可感的、形象的、触目所及的;“器”的制作受“道”的引导与制约,“道”则要通过“器”来传达与表现,并发挥作用。尤其是礼器的造型、名称和规格尺寸是与使用方式融合一体的,具有远超乎实用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器物是应人们的各种需求(包括个体的、群体的,物质的、精神的)而产生的,受人们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制约;但同时,它又反作用于对方,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具有引导和塑造作用。“器”不仅作用于外在的事物,更作用于人类内在的心灵和思想,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

  所以器物不仅仅是技术发展程度的衡量器,更是反映人的生活方式、生存面貌、伦理道德和精神状态的一个参照系,茶器亦不可简单地视为满足渴饮饥餐的生理需要,孤立地看做单纯的日常器具,而是蕴含了更多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因而茶宠也不仅仅是满足物质之用的器物开博体育,而是从物质世界向着精神世界飞升的一个媒介,是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再是其对于日常生活之适用、造型装饰之雅致,而且赋予了更多的思想内涵。“品茶”之“品”虽蕴妙无穷,但首先是“品”茶器。在对茶的品饮和对陶瓷茶器的创作、欣赏中,人们倾注了更多的情感体验、精神追求和人文关怀,使普通的日常生活饶有兴趣。

  茶宠虽为小器,但其演进变化实际上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的演变是同一的。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中外交流频繁而迅捷,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整个社会都处于一个极其浮躁和急功利近的状态,凡事追求立竿见影的经济生态利益,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利,不顾人文道德与精神的追求,也不惜破坏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脱节,导致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的人文精神和整体价值的断层与失落,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也是难以长久的。

  道家的老庄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人们只有顺其自然,才能无为而无不为,守柔弱处至虚静以保全自身。这也正好符合茶宠之“宝瓶”的形象,在祈福平安的同时,也崇尚与天地融合为一体、寄情于山水之间的逍遥生活。庄子以赞美鲲鹏展翅九万里之志来表达自己在天地间逍遥神游的希冀,“乘天地之正气,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无不传递着崇尚自然、含蓄、冲淡、质朴、高韵的精神追求。饮茶于尘表外,寄情于山水间,让自己与天地共融以游浩然苍穹。道家的逍遥、崇尚自然的避世思想恰恰导引了中国文化柔和的一面。体现在茶事中,就是茶道所追求的习茶品茗过程中恬静与亲近自然的心境,大象无形的妙境,茶是自然灵物,器乃载情之物,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天地人和谐共融才有醉人心田的茶事。

  在中国文化中,茶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传统文化中,道家的哲学思想,追求“天人合一”,淡泊名利、亲近自然、宁静致远,对于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调解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都有积极的意义,奠定了我国古代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精神也浸润在中国古代茶器和茶文化中。通过品茶、品器,领略万物之真性、真美,体悟生命的真谛,怎样在当今如此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模式中,享受平淡的生活和生命之美,这正是东方的人文精神和工艺之美的价值所在。

  [1] 王子怡.中日陶瓷茶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9-20.

  [2] 田真.古今茶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45-48.

  [3] 冯兰友.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02-112.

  [4] 昝娜娜.浅析茶器与传统吉祥文化的相生性――茶宠之说为例[J].农业考古,2011(02).

  茶道本属于新次元,行家十二茶的名称:浪漫、幸福、喜悦、彩虹、真爱、甘露、开悟、银河、宇宙、真善美、风华再现、返璞归真。其追求的都是心灵意识与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品茶可以改变茶友们的生活方式,可以很好的起到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升人的性灵的作用,使人产生许多有趣、感人、开悟的故事与奇迹,而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心灵意识提升,也一直是哲学所关注的主题。‘

  宗教学认为,我们平时所使用的头脑、逻辑思考、分析、理解眼睛所看到的东西,是属于三次元的一个哲学范畴,人如果只是整天用头脑,想一件东西思考很久的,那次元一定不高,次元比较高的时候,都是用感觉、直觉、最好是心灵去沟通,所以宗教提倡,在的过程中去慢慢体会生命的真谛,从而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合一。不只是宗教其实在所有的哲学中也都认为,在新次元中,每个人的思想都是肯定的,它会形成一个正面循坏,你想进入高等的次元,就必须具备高等次元的逻辑、生活方式、也就是跟电脑一样,你想要什么结果就一定要输入什么密码。在所有宗教包含的伦理理念中,都提倡个人应该学会与他人分享、提倡一定程度的奉献,都希望个人发展自己的才华,都是为了服务这个世界。每个人做事,都是为了美化这个星球,三次元的方式一直是宗教所追求的,三次元的方式,很有逻辑、很形式化,茶艺也一样,很有形式化,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分享,无条件的奉献,茶会没有逻辑,没有讲规矩,就是很轻松的喝茶,很浪漫、幸福、喜悦、很自然。哲学认为一个人不受这个世界概念影响的时候,就表明人已经到了新次元,茶道要求人的静心,使自己享受当下,让字迹 灵魂自由,这与宗教以及哲学思想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茶道文化中一直有这样的一个观念,其认为地球的灾难都是宗家创造的,而人们通过吃素,可以自我进化、提升、从而使灾难缓和、减少,希望通过喝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让每一个人都活得轻松自在,能够快乐、放松,去除负面的能量,才是提升这个星球最好的方式,并认为灵性提升以后,才有可能。灵性到达某一地步之后,就不会再创造出负能量,生命力也就被唤醒,这个星球也就会变得越来越美。这又与哲学当中体现

  茶道认为,道是不受任何的磁场、时空,你能够接受、融合。最高的道,是存在于生活当中,道本来就是生活,生活才是最高的道,道是很平凡的,人能够在平凡的找到真正的道,只要每一天能让自己有高雅的品质,能够把不好的能量的排出,能不受不好能量的影,你人就能够进化,其实生活就是一种修行,生活中的起心意念都在帮助你,随时,你发展正面的,当然就提升自己的能量,道是不需要言语,每一个人靠近你,你就能够感觉这份喜悦,这份平静。茶道追求内在的平静,通过内在的平静、通过意念的产生,达到外在世界平和,其认为喝茶可以让自己静下来,从而调整自己。茶道追求轻松、快乐、喜悦的情感体验,以及创造出更高的能量。茶道当中有十二级茶其概念如:浪漫、幸福、喜悦、彩虹、真爱、甘露、开悟、银河、宇宙、真善美、风华再现、返璞归真。这些生活方式,都是很快乐的,而且越接近高等次元,就越轻松、越浪漫、越自在。品茶时,人们可以用唱歌、跳舞、分享的方式,取代过去那种念经、拜佛等严肃的方式,茶道认为,我们身体频与很粗糙的话,就不可能超越世俗的一些东西,而如果我们的身体很轻松、意念就会越来越细,那怕闪一个念头,银河宇宙也就都得到了。

  哲学思想中认为,这个世界存在着多重的空间,我们如果跟着这个世界的频道在转的话,那么我们就很难跳脱,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假相而已。所有的东西, 在眼耳鼻舌身意的时侯,我们只能够看到这个空间,其实历来很多的哲学家都认为世界存在上帝,在所谓的上帝之城中人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就有庄子的逍遥游理念。虽没有明确指出,但是也有意曲同工之妙。

  其实在中国很多文化当中,都坚持这样一个观点,人只有在空的时候,没有意念的时候,你就能够连接到宇宙的高等的力量,那个能量越来越细,越微细,你就能够瞬间转换身体的频道,也可以瞬间消失,在另一个空间呈现。你的频道同时存在多重的空间,能够一念三千大千世界,其实那是很自然的。哲学认为肉眼看到的这个空间,其实是个多重的空间,所以宗教都希望通过、放松身体、使自己注意力其中,把人内在的东西唤醒,使自己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而茶道认为在高等无限的空间可以了解的东西,没有一样是需要学习的,每一样自然的就懂,就像我们喝茶一样,任何茶一看到频与,就知道是什么等级的茶,所以喝茶可使人忘我,从而达到无我。所以茶会前后,一般都谈些高雅的,没办法避免的也尽量长话短说,而快乐、喜悦、高雅的东西,那就可以多谈一些,当然最好是不需要言语,而用心灵去沟通。其过程不同,但是都是跟中国道家和其他派别追求一种自由与无我境界是一样的。

  茶道中与人分享、勿改变他人,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言而违众等理念,以及感恩的思想,和茶会当中的幸福、平和和喜悦的氛围,对修行的看法等,无不闪耀着哲学的光芒。茶禅文化,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其实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另一大贡献。

  茶是客家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出客家特性及客家文化特质,具有鲜明的特色。而日本的茶文化是由中国传入的。在7 世纪之前, 日本人没有喝茶记录。而在这一文化传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佛教的僧侣们。他们去中国学习佛教, 同时将寺院的生活文化也带了回来。其中之一便是饮茶与茶礼。由此, 日本茶文化自开初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客家人的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不重形式。饮茶也是这样,不像日本茶道具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在精神方面,客家人喝茶有一套“规矩”,如茶具应洗涤干净、先给长辈敬茶等;采茶时有山歌、采茶歌,在采茶的生产实践中还产生了“茶蓝灯”、采茶戏,在岁时节日中还有许多与茶有关的民俗活动,可谓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和”是客家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实践万物皆有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真道。陆羽在《茶经》中对此论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陆羽不惜佣金二百五十个字来描述它设计的风炉。指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儒家从“大和”的哲学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是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一)和敬清寂; (二)一期一会;(三)独坐观念。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开博体育。茶道思想的主旨为: 主体的“无”, 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派生出的四种现象。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形式, 如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心等。

  客家茶文化既体现出客家的儒家文化特质,又表现出客家文化的创造性。日本茶道思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茶中有禅理, 禅理又在品茶中得到深刻体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提高,现今,在少数民族不断汉化,各民族不断交融的过程中,凤庆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已失去了其原生态的色彩,其音乐形式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和变异。

  1990年,凤庆茶道文化的音乐早期以佤族茶道音乐为主,通过佤族歌舞音乐形式直接引用于茶道表演,体现佤族民间单一音乐风格,以此传播佤族民间风情,乐器主要有佤族民间葫芦笙,常用的乐曲有佤族小葫芦笙吹奏曲《小半翻》(见谱例1)。

  这首《小半翻》为2/4拍节奏,速度较为轻快,全曲都围绕上述谱例反复吹奏,旋律简洁,和音简单明了,整首曲子音程跳动幅度不大,最大音程跳动不超过5度,运用了打音和颤音,如第2小节就出现打音(如谱例中的“丁”字符号,此为打音),吹奏时根据指法的方便,用某一音或某二音来衬托旋律音,形成和音以加强节奏感。

  在第7小节中的“duo”上面出现虚指颤音,吹奏时右手大指在底按音孔上快速连续开闭,这样旋律听起来就更加动听,再次显出轻快地感觉。该旋律音乐形象鲜明而集中,好听、易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凤庆茶道文化中的音乐也发生了变异。谱例2小葫芦笙吹奏曲《小半翻2》便是根据谱例1《小半翻》改编而成的,通过改编,两首曲子在节奏上有了明显的区别,谱例2乐谱的节奏型比谱例1乐谱的节奏型更简单,谱例1中出现的颤音,谱例2中并没有出现,这就突出不了佤族小葫芦笙的特色,倚音也少了很多,只是单音进行,没有了和音,在原来的基础上显得更加简单化。

  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佤族民间器乐的吹奏,现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异,且与早期的音乐相比,音乐的形态变得更加明了,音符的时值不再丰富多样,节奏型更加简单,在背景音乐中,加入了许多电子音乐。同时,现在,凤庆茶道文化中所使用的音乐也吸收了白族歌舞的音乐成分,至于这白族歌舞是否来自民间?是否传统?还有待于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虽然,现在凤庆茶道文化中所使用的音乐,吸收了更多民族的表演形式和音乐成分,但是,难以突出各民族的风俗,已没有了“凤庆茶道文化”特色的存在。虽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也在逐渐转型,但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失去了更多地方的传统特色。

  佤族民间音乐由保存的音乐形态从中心特征的某些方面加以改变(可能不是完全改变),那么即使这些乐器,演奏的还是原来的乐曲,还是在茶道文化音乐中使用,但无形之中其音乐形态已经变化了,中心特征的变异,导致音乐形态的变迁,在传统的音乐中也产生了变异。20多年以来,佤族的音乐形态从封闭的,不开放的跃迁到社会主义阶段,社会形态的重大变化必然对其音乐产生影响。

  看到佤族音乐在凤庆茶道文化中发生的变异,我们不得不想到其他民族的音乐也会随之产生变异,面对现实,对凤庆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应该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呢?

  一是加大对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挖掘整理研究的力度,这就要求对音乐工作者进行专门地培训,懂得更好地收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

  二是加强对民间艺人的保护,政府行为显示出非常的重要性,即由政府部门带头,成立专门的委员会指导对民族民间文化财产的鉴别与选择,就像博物馆一样,择定有保存价值的多种民族民间乐队以及深怀绝技的老艺人进行重点保护,每年给予一定的给经济支持。最好是茶文化艺术团、研究所能够选择一些民族民间的乐种,乐队进行重点地扶持帮助,参与进去,建立自己的基地,更好地对其所保存的音乐传统进行挖掘整理研究,使其摆脱目前自生自灭的状态,并逐渐巩固这些阵地,可以有效地阻止荒漠化现象的进一步加剧,专业音乐工作者在不断汲取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努力把传统音乐的精髓,富有成效地运用于音乐创作之中,成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新传人,使凤庆民族民间

  对于凤庆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一是应该保留传统,以此体现凤庆茶道文化音乐的特色;二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更多、更好的创新。继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统,包括利用现代手段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记录、凤庆茶道文化中的音乐代表着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层积淀,就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来说,则是传统音乐文化中心特征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遗产存在的现实意义,尽可能将其经原生态的方式加以保存。

  [1]项阳《论制度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关系》,《音乐研究》2004年第1期。

  [2]冯文慈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音乐研究》 1986年第1期。

  [4]袁丙昌、冯光钰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Copyright © 2012-2024 九游体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