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博体育茶文化的基础精选(九篇)
开博体育国内旅游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攀升的同时,也反映出了诸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旅游产业承载的文化内涵不足,以及与普罗大众希冀从旅游过程中满足的需求不相匹配。成为了如今严重制约旅游产业持续扩大经营发展规模的重要掣肘。农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其关键在于要为传统旅游产业注入贴合实际以及需求的文化元素和价值感,方能持续收获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进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传统旅游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便需要与其他有价值的元素积极融合,以组合的方式为自身塑造更多价值点,满足游客多元的需求。乡村农业生态旅游兼具多方面的优势,不仅包含丰富的农业元素,也符合如今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游客们可以前往各地旅游景区,在静谧的乡村旅游景点忘却城市的烦恼,过几日陶渊明般的悠闲生活。可以说乡村农业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重点方向,而如何深度挖掘乡村农业生态旅游的价值点,使其与广大受众需求契合,成为旅游产业管理人以及地方政府人员亟须考虑并落实解决的问题。当然,发展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不仅是对旅游产业的革新,同时也是对当地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发展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是促进地方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旅游活动的创新、发展而言,受众更加关注旅游背后蕴含着的文化内涵以及休闲价值。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要积极融合多元化的内容,通过组合的方式获取产业发展最优解。具体到该产业的发展,其中蕴含的直观理念包括但不限于生态、休闲等元素,相比其他种类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该类型产业发展模式比较欠缺的是文化内涵,因此要积极与地方特色融合,与时代特性融合,使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更加多元化。
茶文化历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以茶为物质载体,文化既是指茶道的文化,也是指茶道的精神,而这也正是茶文化千百年来吸引无数拥趸的核心所在。随着多元要素的融合创新,在产业要素融合的背景下,茶文化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紧密融合,二者先天有一定的融合优势——茶产自专业的种茶乡村基地,在大范围推广茶种植之余,结合茶文化开展融合创意旅游产业,成为越来越多地区振兴旅游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在物质消费基础上开博体育,更加关注精神消费。从茶文化蕴含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内容来看,茶文化极具精神消费价值,因此茶文化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丰富的精神价值。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对地方政府而言是一项旷日持久的攻坚战,一方面涉及到地方茶叶种植以及匹配种植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内容的融合,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广泛的宣传以及针对本地茶农的思想宣教等。这些环节缺一不可,只有这些环节没有明显短板,环环相扣,方能有序推动创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茶文化传播与推广的同时,利于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选择茶文化与生态旅游产业融合的新旅游模式的受众而言,他们希望在常规旅游获得的体验基础上,能够深入了解旅游地独特的茶文化,而这也与当前我们所倡导的体验经济有异曲同工之妙。体验经济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James等人提出,他们指出体验经济的核心为服务,商品为载体,通过商品这一载体为受众营造具有回忆感的体验。从这一概念解析可知,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首先要为受众营造一种直观的全新体验,在景区游玩过程中感官能够受到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带来的新鲜感,在这种感觉的烘托下受众的消费体验才能得到提升。作为产业管理人员,应立足茶文化创意产业元素的攫取,打造别具一格的茶文化乡村生态旅游基地,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方面面凸显茶文化创意与茶文化元素,使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即便在日后想起这段旅行经历,也能清晰地回忆起旅游时茶文化主题旅游基地为其带来的冲击感。
体验经济离不开气氛的烘托以及对应场景氛围的打造。场景化体验是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的新模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前期市场调研来看,有很多游客表示之所以选择茶文化相关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参观和游玩,并非只因为想品尝当地的特色茶饮,更是想置身于大自然的环境,融入茶文化代表的静谧生活场景,与茶农一道在结束一天的摘茶、制茶等流程后,能够端起一杯真正属于自己的茶。既是品茶,也是在品味生活。抱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对他们而言,他们的追求超脱了基本的物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要注重茶文化场景的构建,以及参观旅游流程的精心塑造。既要完美还原茶农一天辛劳的原貌,也要积极融合本地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在质朴的地方文化基础之上融入更加现代化的元素。
游客的旅游体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作为产业管理人员,需要审慎分析游客的体验需求,结合游客需求有的放矢的设计旅游项目的内容和流程。虽然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主打茶文化,以茶文化为内核,以旅游基地以及旅游服务为载体,满足游客对茶文化主题的生态旅游的诉求,但也要关注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在前述诉求的基础之上,通过现代化元素的融入,丰富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多元性,如增加地方特色美食、民族歌舞以及疗养康体等内容。将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的旅游基地打造成为综合性的地方旅游名片。
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要加强外部的宣传与推广,让更多的潜在受众了解茶文化生态旅游,喜欢上茶文化生态旅游。对部分人群而言,茶文化生态旅游尚属小众旅游项目,且茶文化生态旅游传达的理念与实际赋予人们的旅游体验,与人们潜在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一差异正是决定茶文化生态融合产业的发展高度的关键。作为产业融合管理人员以及地方政府人员,要立足消费者角度实施茶文化融合产业旅游的宣传与推广,找寻潜在受众的诉求,满足其痛点,刺激其消费需求,逐步变更潜在受众的消费观念。具体来看,在宣传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优势,也要积极依托新媒体传播的覆盖面广、传播效率高等优势,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短视频平台等广泛宣扬茶文化创意产业、茶文化以及融合生态旅游产业等。立足多视角、多层次,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产业以及茶文化融合生态旅游的好处,持续推广本地旅游特色,吸引更多人前来游玩消费。预算充足还可考虑聘请名人或意见领袖做代言,提升茶文化旅游生态基地影响力。
正如前文所述,虽然主打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能够满足游客们的茶文化旅游体验诉求,但融合产业的根本依然是旅游产业,即服务业,而服务业便要面向客户需求,依据客户需求动态性的调整旅游项目的服务内容。如果单纯以茶文化为宣传卖点,只能吸引一部分的游客,且单一的宣传卖点容易让人感觉单调,因此要将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附属的休闲元素紧密融合。茶文化产业所在的地区往往空气质量优异、环境优美,而这些条件正符合康养休闲的标准。茶文化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的融合便要以茶文化为基底开博体育,向着康养生态旅游方向发展,积极建设与康养休闲相关的基础设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以茶文化创意产业为基底的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是一项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基础设施的建设关系到服务质量的优劣,进而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影响茶文化生态旅游项目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耗资甚巨,需要在茶文化生态旅游基地建设初期做好统筹规划,依据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将旅游项目基地打造成为综合性的茶文化主题的地方旅游名片。国内旅游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经济效益持续攀升的同时,也反映出了诸多发展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旅游产业承载的文化内涵不足,以及与普罗大众希冀从旅游过程中满足的需求不相匹配。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求通过旅游的方式获取身心的放松与愉悦,希冀通过有特色的旅游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情趣。基于以上,本文以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的融合展开探究,分析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体验式构建,提出了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1]陈沁灵,曾芳芳.福建龙岩武平绿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1):102-104.
采茶戏的祖师始于唐朝,经过对相关的文字资料的考证,可以看出明末清初采茶舞蹈被推上了鼎盛时期。本文分析了茶文化,并对赣南采茶舞蹈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
赣南采茶舞蹈是在赣南信丰、安远一代形成的,采茶舞蹈的内容与茶叶生产有关系。在明朝,赣南地区在谷雨时节都会由劳动妇女上山采茶,她们一边采茶一边唱歌,从而激发出劳动热情,赣南采茶舞蹈是源自于山歌的,又叫做采茶歌。是由汉族的采茶歌和采茶灯发展而来的,后来又发展成为具有简单人物表演有故事情节的小戏,一般在民间,由两女一男进行表演的,又称为“三角班”。赣南的采茶舞蹈形成后,又形成了不同地域的流派,其主要的特征是表演轻快、诙谐幽默、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和富有乡土气息。在原始的采茶歌中,只唱小调,每句只有四句唱调,后来采茶歌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曲调。在明朝,赣南生产各类茶叶,当地的茶农为了能够迎接各地的茶客,他们就编创了各类舞蹈形式。再后增加了开茶山、炒茶、送哥卖茶、盘茶等细节,丑角扮成干哥卖茶,便更名为《送哥卖茶》。这种采茶灯(又名“茶篮灯”)的演出已是采荼戏的雏型了。赣南的“茶篮灯”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又涌现了表演其他劳动生活的、由二旦一丑或一旦一丑扮演的小戏,如《秧麦》、《挖笋》、《补皮鞋》、《捡田螺》、《卖花线》、《磨豆腐》等等,因用采茶调演唱,一唱众和,尚无管弦伴奏,便统名为“采茶戏”。采茶戏因是从汉族民间歌舞、灯彩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演出剧目又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其音乐唱腔又多民歌风味,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我国种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茶文化是在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物质劳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产生的,是二者的融合。我国在唐代就总结了完整的茶道和茶艺,将饮茶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茶道与茶艺是相互促进的,在茶艺中注入茶道,使饮茶成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能够实现茶文化神和形的融合。茶艺指的是在烹茶和品茶中的艺术,而且后来也被列入到文学中,借助茶歌、茶戏等表现出来。茶道刚刚开始盛行的时候,主要是由社会上流的人们所推行的,而且一般都是文人墨客进行的艺术欣赏,他们认为事物的美感都是借助“道”来体现的,能够运用哲学的思维来辩证的分析茶文化的美感。有人认为茶文化的核心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具有一种和谐和天人合一的美感。“和”的文化内涵是非常的丰富的,其是中华文化集中的体现,他是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促进赣南采茶舞蹈的形成,使采茶舞蹈的艺术性更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出、修改后,赣南采茶舞蹈的各类元素已经越来越丰富,在茶歌和灯彩的基础上,各类元素又再更新,促进了赣南采茶舞蹈的形成开博体育。
茶在我国开始广泛的引用实现了各类文化的互动,在茶文化的基础上,文学、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也在发展,各类艺术形式的发展实现了雅俗共赏,文化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在茶歌、灯彩艺术的发展中实现了茶文化的艺术发展。据调查分析,发现茶歌是在诗歌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与文学紧密联系的,文人创作的与茶有关的诗歌被吟唱出来称为茶歌,很多诗人都深谙饮茶之道,他们在平时也会饮茶、茶园劳作等,都会在茶丛吟诗自娱自乐,文人之间在交流中也会以茶为主题,吟诗对话。在文人墨客的创作中,将茶文化的研究当作一种乐趣,由此就形成了茶趣一说,后来这些诗歌被广为传唱,形成茶歌。还有一部分茶歌是在歌谣的基础上形成,这类歌谣是在民间传唱,一般是在清代开始盛行,这些歌谣都是在夸赞茶的美感。另外一部分茶歌是由茶工或者茶农创作的,他们在种茶过程中吟唱的一种助兴的歌谣,在清代广为流传。茶歌在创作中是有自身的曲调,这些曲调成为采茶调,在戏曲中被广泛的应用。在采茶调的形成中,是一种雅俗的融合,由文人创作的诗歌与民歌的融合,是上层人士与普通人士的文化融合。在赣南民歌《十二月采茶歌》中,实现了豪绅官吏与民间茶工歌谣的融合,诗歌中讲述的是采茶和饮茶的怡然自得,在明朝后采茶舞开始诞生。赣南民间的灯彩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人们在过节时都会开办各类灯彩活动,后来的灯彩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形成了龙灯、狮灯等,灯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家里的灯火旺,象征着人丁的兴旺,是一家人精神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都宣扬“孝”,百善孝为先,认为子孙的繁衍是孝的首要条件,灯彩的文化是受到了古代孝悌传统文化影响的。在采茶歌和灯彩都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被人们广泛的接受。按照相关的文献资料,采茶舞蹈是在明朝兴起的,当时的《十二月采茶歌》是在民间灯彩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灯彩文化的基础上加入了舞蹈的因素到使用的道具,如扇子、手帕等,结合了娴熟的舞蹈动作,将民间的灯彩习俗充分的运用,此标志着采茶舞蹈的形成。采茶舞蹈不仅仅是在赣南地区盛行,同时在我国的各个地区都得到了流传,其形式比较相似。赣南的茶篮灯是基础,将采茶的动作和采茶调结合在一起,使舞蹈动作与音乐能够协调一致,而且结合了马灯、龙灯等灯彩文化,形成了舞蹈与灯彩结合的艺术形式。石城的茶篮灯是一个南丑角和四个旦角进行表演的,音乐是采用的管弦乐器。采茶舞蹈具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其形式都是茶歌和灯彩的结合。采茶舞蹈是在茶歌和灯彩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采茶舞蹈在全国都是相似的,在不同的地域还没有形成不同的特征。
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艺术风格。赣南的茶灯在初始阶段是由十二个采茶女和两个男队领头的采茶灯构成的,后来演变成两女一男的表演,扮演的角色分别是大姐、二姐和茶童,他们手拿着茶篮,一边唱歌,一边舞蹈,茶童摇着手中的扇子,表演的剧情一般为插科打诨,这些舞蹈具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阶段是在清代初年,由两女一男的表演逐步演变与六个人的表演,剧情变得相对复杂,而且舞蹈也分成不同的场次,其曲牌都采用敲锣打鼓的形式,气氛比较热烈,而且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在故事情节、人物冲突和思想主题方面也越来越成熟。在清代乾隆时期,采茶舞蹈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在赣南地区形成了几十个专业的戏班,当时采茶舞蹈风靡一时。在乾隆年间,赣南县有名的采茶舞蹈有《南安竹枝词》,但是,当时采茶舞蹈被一些官吏豪绅视为洪水猛兽,他们到处贴告示,禁止表演采茶舞蹈,很多采茶舞蹈表演的戏班都被驱逐,此后,采茶舞蹈衰落。采茶舞蹈在我国的多个省市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赣南采茶舞蹈的风格比较独特,主要原因在于其融合了文人墨客的高雅文化和茶农的通俗化的文艺融合,《大摘茶》的编写代表着采茶舞蹈的成熟。赣南采茶舞蹈是在戏剧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舞蹈种类。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赣南采茶舞蹈发展之前,所有的采茶舞蹈的动作都是比较单一的,一共有十余个动作,如梳妆、发灯、出门等,这些较为简单的动作,而且相似。从而能够得出结论,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时期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形成了500多个舞蹈动作,而且借助了扇子等道具,这些动作有的是对动物的模仿,有的是对日常动作的模仿,还有对人物表情的模仿,在服装上也是各式各样的,通过不同的服装,营造不同的环境和气氛,表现出人物的心理特征。各类造型和动作能够使舞蹈更加的引人入胜,能够使观众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每个舞蹈演员能够形成不同的视觉艺术形象,将静态造型与动态造型结合,站线出动作的美感。赣南采茶舞蹈有近500个动作,这些动作都是贯穿在不同的故事情节中的,能够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能够将人物的情感流露,采茶戏的发展促进了采茶舞蹈的发展,主要的舞蹈有《十二月采茶》等,在不同的舞蹈中,形成了不同的步种,有碎步、摇步等,借助了扇子和水袖等道具,使舞蹈具有柔美之感,带给人们美好的视觉享受。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赣南当地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在民间灯彩和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为戏曲的。其产生和流传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结合了不同的文化,实现了雅俗共赏。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结合了各类诗文和民间的戏曲形式,文化内涵深厚,能够展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体现我国茶文化的精髓。赣南采茶舞蹈由原来较为简单的动作后来发展成复杂的表演,近500种动作用于不同的情结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舞蹈的情节更加起伏跌宕,而且其服饰也是多元化,能够展现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故事发生的环境和场景等,将人们带入到舞蹈的情境中,使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舞蹈类型。
[1]黄剑敏,李莉.文化产业视角下高安采茶戏的历史形成与当展[J].前沿,2011,11:190-192.
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的交融,能够有效强化衡水内画艺术的文化底蕴,并为茶文化的传播提供良好的载体,因此,对衡水内画艺术的溯源和工艺特点做出认知、对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的交融形式做出探索、对围绕茶文化题材开展衡水内画艺术品开发策略做出研究,对促进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衡水内画的溯源方面来看,明末清初时期,鼻烟壶开始在我国广泛流传,由于鼻烟壶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喜爱,为了适应社会大众的需求,鼻烟壶的制作与加工工艺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到乾隆时期,以鼻烟壶为载体的内画艺术出现,这让鼻烟壶呈现出了“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的审美效果。叶派内画对我国内画艺术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中,冀派内画名家王习三就是叶派所吸收的外姓弟子。在内画艺术创作中,国画创作中的传统写意技法让内画呈现出了欠缺真实感和形象呆板等问题,王习三则在叶派内画技法的基础上,使用工笔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也创作了冀派内画创作中独具特色的工具“习三弯钩笔”。在不断创新的同时,王习三十分重视内画新秀的培养,这对冀派内画的推广与普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冀派内画成为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实力画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当前来看,冀派内画无论是在从艺人员专业素养、艺术创作风格与技法,还是艺术产品营销与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在内画领域中占据领先地位。从衡水内画的工艺特点来看,相对于其它绘画形式而言,衡水内画具有更加复杂的工艺流程和更长的创作周期,在这些工艺流程中,壶内绘画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与外画相比,内画主要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内画所具有的操作次序与外画相反;其次,绘画空间较小,绘画操作受限;三是由于内部采用磨砂处理,因此绘画过程中画笔位置难以准确掌控。受这些特点的影响,衡水内画艺术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外画基础,而且需要接受必要的训练才能够胜任。
从茶文化在衡水内画艺术中的渗透思路来看,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开发主要可以尝试从以下两种路径着手。首先是将内画运用到茶具的制作当中。衡水内画艺术不仅能够运用到鼻烟壶的制作当中,而且还能够运用到屏风、文具、佛珠、水晶球等,这些艺术品的开发,不仅让内画艺术更好地顺应了时展与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而且也进一步强化了内画的生命力。从将内画运用到茶具制作当中来看,衡水内画艺术已经做出了较多的尝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内画与茶具之间的联姻,不仅能够丰富衡水内画艺术的文化内涵,而且也能够让衡水内画艺术搭上茶文化传播的快班车,继而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弘扬。从将内画运用到茶具制作当中的具体表现来看,衡水内画艺术工作者可以将茶具作为载体,将具有吉祥意义的故事题材、建筑题材、人物题材以及历史传说类题材等运用到茶具制作当中。当然,在此过程中,古代文人文化与茶具内画的制作最为契合,这对于推动茶具内画实现与茶文化的紧密结合、促使茶具内画体现出良好的意境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衡水内画艺术工作者需要对古代文人文化做出探索和认知,利用内画艺术将茶书、茶艺、茶德、茶文学呈现在茶具当中,从而实现茶具内画艺术性、审美性与文化性的结合。其次是在衡水内画艺术的发展中对茶画艺术做出借鉴。茶画主要是以茶事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绘画艺术,我国众多优秀的茶画作品都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社会大众的饮茶习俗与饮茶礼仪进行着记录,因此,茶画艺术不仅对我国美术发展史进行着反映,而且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进行着反映。将这些茶画作品运用到衡水内画艺术当中,能够让衡水内画艺术展现出茶文化的自然天趣,并实现与茶文化精神的融合。作为衡水内画艺术的受众,也能够在作品中对中国绘画艺术以及茶文化的风范做出领悟。与此同时,衡水内画艺术对茶画艺术的借鉴,不仅能够丰富衡水内画艺术创作的素材,而且也可以进一步提升衡水内画艺术的文化底蕴与艺术生命力,这对于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的协同发展而言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衡水内画艺术对茶画艺术进行借鉴的具体表现来看,衡水内画艺术工作者可以对现存于世的茶画作品进行临摹并运用到插画艺术作品当中,如周昉所创作的《烹茶图》、张萱所创作的《烹茶仕女图》、阎立本所创作的《萧翼赚兰亭》等,都可以直接转化为内画艺术并呈现给受众。
衡水内画艺术的发展以鼻烟壶文化的发展为根基,因此,衡水内画艺术本身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与文化沉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在现代社会中,衡水内画艺术不能止步不前,而应当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弘扬。另外,我国茶文化同样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茶文化承载着我国传统的哲学意识,具有多元化的文化体现形式。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之间所开展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而在不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对其他文化所进行的吸收与借鉴,能够为自身带来更强的生命力,对于衡水内画艺术和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而言同样如此。围绕茶文化题材开展衡水内画艺术品的开发,能够为衡水内画艺术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也能够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因此,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开发,基于茶文化与内画艺术发展的需求,也基于二者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共通性。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开发,需要探寻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之间的共通性,特别是需要探寻内画艺术与茶画、茶故事、茶人之间的关联,从而促使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实现良好的结合。
在围绕茶文化题材开展衡水内画艺术品开发过程中,内画企业通过产品文化价值的开发以及文化品牌的构建,能够有效实现自身无形资产以及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内画企业需要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在树立创新意识、精品意识的基础上,从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创意、生产、包装等多个环节入手,推动文化品牌的构建与形成。在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生产企业的品牌形象构建中,需要处理好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关系。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产业化发展,必然会让茶文化内画艺术品呈现出商业性质,并导致企业产生逐利性,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品牌形象的构建中,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生产企业必须重视彰显艺术品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体现出品位化与文化传承意识,只有如此,茶文化内画艺术品开发与生产企业的品牌形象才能够在实现文化沉淀的基础上具备良好基础。由此可见,在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开发中,企业品牌形象的构建,需要实现艺术性、文化性和商业性的统一。另外,在企业品牌形象的构建中,衡水内画企业需要抓住发展机遇、拓展产业规模、开拓产品市场,以文化传承和受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产品文化内涵,从而在我国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让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开发以及相关企业品牌形象的构建具备良好的支撑。
在围绕茶文化题材开展衡水内画艺术品开发过程中,通过为受众带来更好的博物馆展览与会展体验效果,能够让受众对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魅力做出更为深刻的认知,这对于提升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影响力以及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博物馆展览方面来看,博物馆展览能够发挥出不容忽视的教育功能,这对于促使受众了解茶文化以及内画艺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会展方面来看,会展则是展现内画企业开发成果、创新成果的重要渠道,这不仅有利于推动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推广,而且也有利于提升内画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强化博物馆展览与会展体验效果的过程中,博物馆以及内画企业可以通过与社会茶文化组织、内画组织以及高校等单位进行广泛的沟通与合作,通过邀请学生、学者进行参观与参加讲座、讨论等,推动茶文化内画艺术品口碑的提升、为茶文化内画艺术品开发提供更多助力,并挖掘出耕读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潜在受众。另外,在博物馆对茶文化内画艺术进行展览的过程中,需要依赖于坚实的资金支撑,然而,虽然政府在区域经济开发以及文化传承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投入,但是这些投入对于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开发以及文化的挖掘和发展而言略显杯水车薪,因此,为了能够优化受众的体验效果、提升茶文化内画艺术的宣传成效,博物馆可以在茶文化内画艺术品展览中探索自我发展路径,如博物馆展览也可以尝试效仿会展模式,通过构建欣赏与销售协同的运营方式,为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市场拓展提供良好平台,在此基础上,博物馆对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展览,不仅能够为受众带来更好的体验效果、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而且可以更为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教育功能,并对茶文化内画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大动力。
在围绕茶文化题材开展衡水内画艺术品开发过程中,衡水内画艺术市场的发展必然要求对茶文化题材内画产品开展大规模的复制性生产,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可能选择降低茶文化题材内画艺术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并让这些艺术品产生庸俗化与低俗化的倾向,这种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茶文化魅力以及衡水内画艺术魅力的展现与弘扬,甚至对衡水内画艺术产品市场的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以及衡水内画行业需要重视市场秩序的规范,在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基础上,让茶文化题材内画艺术品实现艺术性与经济性的平衡,从而为茶文化题材内画艺术品的深度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的宏观引导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首先,政府部门应当承担起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的职责,重视茶文化题材内画艺术品文化性的保护与弘扬。在企业监管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引导企业实现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也要引导企业实现产品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对接,只有如此,围绕茶文化题材所开发的衡水内画艺术品,才能够兼具茶文化的文化底蕴与内画艺术的艺术魅力;其次,政府部门可以选取优秀的内画企业构建示范基地,让这些企业在茶文化内画艺术的开发中发挥表率作用。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奖励、补助、税费减免等倾斜性政策,为这些优秀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从而让茶文化内画艺术产品具有良好的生存与生长土壤,促使茶文化内画艺术产品成为衡水内画艺术领域中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最后,在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开发和生产中,政府部门需要重视对市场的拉动,这要求政府部门能够参与到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推广与宣传当中,从而依托于茶文化和衡水内画艺术的魅力,提升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在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的交融中,可以将衡水内画艺术运用到茶具制作当中,也可以推动衡水内画艺术对茶画艺术做出借鉴,这不仅有利于丰富衡水内画艺术创作素材,而且能够有效强化衡水内画艺术的文化魅力。在围绕茶文化题材开展衡水内画艺术品开发过程中,衡水内画艺术工作者需要重视挖掘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之间的共通性,衡水内画艺术企业则需要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优化,与此同时,为了引导社会大众对茶文化内画艺术做出更好的认知与认同、确保茶文化内画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衡水地区博物馆与衡水内画领域中的会展活动都应当重视受众对茶文化内画艺术展览的体验效果,衡水政府部门则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引导职能,在规范茶文化内画艺术市场的基础上,提升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2]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略———冀派内画[J].公关世界,2016(16):121-125.
沱茶首先是普洱茶,是普洱茶“砖、饼、坨”三种形态中的“坨”,无论外形还是内质抑或文化,都独具特色。
沱茶又特指大理下关沱茶,过去称“驮茶”“砣茶”,后来销往四川沱江一带,入乡随俗统称“沱茶”。
沱茶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创制来源于明代团茶和清代女儿茶(景谷姑娘茶)。
沱茶还是“边销茶”,是边疆兄弟民族尤其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并供奉在当地寺院佛堂。
今日,普洱茶文化已经成为云南茶文化的统称。普洱市已经成为“中国茶城”,成为普洱茶文化的重镇。但在普洱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个地方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因为正是在这个地方,完成了云南古代茶文化的第一次整合,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南茶文化。这个地方,就是南诏大理国的故地――大理。
云南是世界茶树之源,也是最早饮茶和对茶树进行人工种植的地区之一。但在公元8世纪南诏建国之前,却没有对饮茶习俗的文字记载。云南古代饮茶,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唐代樊绰的《蛮书》。其卷七,云南管内物产条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条珍贵的史料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它至少说明了以下两个问题:
《蛮书》成书的时候,蒙舍诏已经统一六诏,其部落的主体,尤其是贵族上层,已经从蒙舍诏的发源地――今日的巍山搬迁到了苍洱之间的大理坝子。因此,樊绰所谓的“蒙舍蛮”饮茶法,就是大理坝子及其周边地区的饮茶法。茶饮,在南诏时期,至少在洱海周边地区已经比较普及。而洱海周边地区,则是当时云南的政治经济中心,这里的流行风尚,必然对整个云南的生活习俗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可以推断,随着南诏的强盛,在滇池地区筑拓东城(古昆明城),所谓“蒙舍蛮”的饮茶习俗,自然也会传播到以滇池为中心的滇中地区,并进一步向周边辐射开去。由于拓东城在大理国时期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大理国事实上的另外一个国都(所谓“陪都”,即备用的国都),至此在大理国时期,流行于苍洱一带的茶饮习俗,已经成为遍及云南的生活风尚。
南诏国的建立,不仅整合了云南的部落文化,也整合了云南的茶文化,形成了最初的云南茶文化。
在南诏统一六诏以前,云南的各个部族之间虽已存在不同形态的饮茶习俗,但因各部落之间互不统属,争斗频繁,即使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文化交往,但茶叶的种植和茶饮习俗的推广,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面,在南诏统一六诏之后才有了极大的改善。而这,“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就是明证。根据樊绰《蛮书》卷五中对“银生城”所处地理位置的描述,我们可以推断所谓的“银生城界诸山”,也即南诏统辖下的“银生节度”大致的管辖范围就在今日的普洱、西双版纳地区。而这些地区,离南诏的中心地区苍洱一带,有着不小的距离。在古代交通条件不便的情况下,这些地区出产的茶叶要成规模地运到苍洱一带,没有一个统一政权管理与协调,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南诏国的建立、发展,不仅整合了云南的文化,也极大地整合了云南的茶资源、茶文化,推动形成了比较普及的云南茶饮习俗。而这种习俗,到了大理国时期,又不断发展和传播,并且随着云南茶叶与内地和地区的贸易不断扩大,云南的茶饮文化对外部世界也开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南诏、大理国的建立和发展,形成了云南茶文化初步整合的政治经济基础,极大地推动了云南茶叶的种植、贸易和茶饮习俗的广泛传播。
从公元8世纪到公元13世纪,云南在以今日大理为中心的南诏国和大理国的统治之下。这是中华大地上两个极为特殊的政权。这两个政权虽然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但由于汉代的西南丝绸古道(东西走向),民间商贸形成“盐铁道”,“茶马互市”的茶马道(南北走向),在这里交叉,又因为佛教由印度随着这两条道路的传入,成为了后来学者们所称的“亚洲文化的十字路口”,形成了自己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所谓佛教在这里嬗变为“妙香佛国”的文化传统。在这两个延续五百多年的国度中,佛教文化成为这个国度的主流文化。在这个文化系统的影响下,南诏大理国呈现出诗一样美妙、童话一样浪漫、与中原迥异的各种文化景象。这里几乎家家拜佛,人人信佛,尤其崇拜美女阿搓耶(即观音菩萨),观音堂、观音寺、观音神位,随处可见。苍山洱海之间,处处香烟缭绕,经乐不绝于耳,一派妙香佛国景象。在这个国度里,也要举行一种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管理国家,但这种科举却是那么另类:第一步考儒家经典,但考得极其肤浅,只是看一个人是否有使用汉字的能力,丝毫也不在乎经典后面的义理,第二步考佛学修为,这才是真正选拔的标准,所以这个国度的统治阶层大多是一些深通佛学,清静冲虚的“僧官”。官员如此,国王也如此,特别是大理国的国王,竟然有9人逊位出家。这其中,虽然并不是每一位国王都是自愿出家,但逼迫逊位的国王,并不会人头落地,而是有一个清静之处可去,去了之后也不思复位,不再担心遭到迫害。这种能进能出的景象,真正实现了所谓的古代政治生活中的“政治文明”,而这,是充满阴谋与血腥的中原宫廷政治中所难以想象的。上层如此,下层自然也如此。在这个国度里,家家奉佛,人人礼让,互敬互爱,相处如宾,鲜有争斗、盗窃,行为不端者。许多时候,真正做到了中原儒生终日所梦想,但却遥不可及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大同境界。
由于饮茶具有提神醒脑的功能,对禅修具有重要意义。在南诏大理国时期,进行禅修的不仅有出家的僧人,也有在家修行的“阿吒力”,因此,南诏大理国时期,饮茶成为佛教修行者的重要生活时尚之一。而因为整个国度崇尚佛教的文化心理,修行者们的时尚生活方式也受到民间崇尚,被大量仿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云南茶文化的心理文化基础。这个心理文化基础就是通过饮茶,可以帮助人们长久地保持清醒状态,在凝然寂静中进入佛门智慧无碍的微妙境界。
正是这种心理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大理的种茶业。唐宋时期,也就是南诏大理国时期,感通寺周围已经开始种茶。而南诏大理时期,佛教的流行,并不局限于苍洱地区。苍山种茶的事实,说明在大理的许多地区,都已经开始种茶。
大理国灭后,在元朝、明朝、清朝中央政府的大力推行下,南诏大理国“奉佛”的文化系统悄悄发生了嬗变,被置换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流的文化系统,大理被称为“文献名邦”而不再是过去的“妙香佛国”。但曾经五百年的伟大文化传承却不是那么容易被彻底置换的,相反,它以各种民俗的方式保存了下来。这其中,就有南诏大理国时期形成的云南茶饮文化。即使到了明代,大理的许多寺庙还专门设有茶房,供僧人和游客品尝,这说明与佛教有关的茶饮风尚依旧非常浓厚。比如,徐霞客在游鸡足山悉檀寺时,寺内的宏辩长老曾用“三道茶”招待他。
即使到了明清时期,大理依旧是云南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号称“文献名邦”),大理对云南普洱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依旧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约有两千多公里,几乎贯穿整个云南省。而大理地处滇西中部,自古以来都是滇西的交通枢纽,在南诏大理国时代,还是整个云南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滇西、滇南的重要茶叶集散地。自清末至民国初年起,大理下关还一跃成为西南最大的茶叶交易集散地、生产和加工地,云南茶叶主产区(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保山等地)的茶叶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下关进行进贡和销售。大理无可替代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整合云南茶文化的重要基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云南普洱茶文化的最初形成,无论在器物形态上还是在精神文化形态上,大理都是一个关键之地。正是在大理,建立了南诏大理国,最早形成了云南的统一政权,在政治和经济上初步整合了云南普洱茶文化;正是在大理,最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妙香佛国”佛教文化传统,在精神文化心理上整合了云南的普洱茶文化,形成了普洱茶文化最早的文化个性;正是因为大理在茶马古道上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自然地理基础上整合了普洱茶文化。其实,大理对普洱茶文化的形成的重要作用还不仅限于此。比如,大理汉、白、彝、回等多民族和谐共居的民族生态以及和中原内地的较早交往,极大地整合与塑造了云南普洱茶的品饮习俗,形成了包括“三道茶”、“苦茶”(烤茶)、“乳扇茶”、“蜂蜜茶”、“核桃茶”、“姜茶”、“槐米茶”、“花椒茶”等在内的,既有内地影响又有独特民族地域特色的普洱茶多元品饮习俗。总之,自唐宋以来,大理都是云南普洱茶文化形成与整合发展的一个关键地区,它的功能与作用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即使到普洱茶文化获得现代性发展的今天,大理的地位与作用依旧不可忽视。而这,只需要从两个方面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其一,大理是云南,乃至中国、世界的著名旅游胜地,来到这里的人,一般都会受到普洱茶的招待,因之,这里无疑是现代普洱茶文化传播的关键之地。
其二,这里有下关沱茶。下关沱茶是1902年加工创制于大理下关的一种普洱茶。在普洱茶文化断代百年的苍凉时光里,下关沱茶一直顽强而坚韧地存在与发展,从来没有中断。在今日普洱茶的各种驰名品牌中,下关沱茶是绝无仅有的一个真正延续了百年传统,拥有完整序列文化记忆的品牌。而这,在普洱茶历史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论述中,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将进一步实施“一城两圈”(“一城”指武汉,以武汉为龙头;“两圈”则分别为武汉城市旅游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发展战略;结合贯彻实施“两圈一带”(“一带”指长江经济带)战略,进一步丰富旅游发展内涵,加快建设武汉城市旅游圈,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并进,双轮驱动,加快推动湖北新一轮旅游大发展。茶资源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最重要、最宝贵的生态、经济和文化资源,在加快旅游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将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为背景,结合各市州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情况,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茶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以期能为鄂西茶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可行性的对策。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位于湖北西部,是由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八个市(州、林区)构成的圈域。按照《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鄂发〔2008〕16号文),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基本内涵是“以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发达的旅游业为引擎,推动区域联动、资源整合、整体开发、互利共赢,促进鄂西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湖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努力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可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不是简单的旅游圈,而是从根本上以人为本、在方法上更加科学的复合圈。而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是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资源整合,实现整体开发的一个重要路径。
鄂西茶资源非常丰富,拥有鄂西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富硒绿茶及宜红茶区,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两大优势茶叶产区,很早以前,茶叶一直是当地农村传统的特殊优势产业,茶叶种植面积和采摘面积均占全省总量的七成左右,是湖北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区域。改革开放30年来,鄂西茶叶产业迅猛递增,发展态势良好,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茶叶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现已培育出恩施玉露、采花毛尖、萧氏茗茶、邓村绿茶、武当道茶、伍家台贡茶等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茶叶品牌。
2.1.1自然条件优越影响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土壤。鄂西茶区海拔高600~
1 000 m,年平均气温13~17℃,极端最低温度一般在-3.5℃左右,年降雨量1 600 mm以上,日照时数
1 100余小时,据土壤普查资料显示,鄂西土壤土层深厚,自然肥力较高,性能良好,大部分茶区为棕色紫砂土,酸性紫色土,砾质黄泥土,pH值5.0~6.5,呈弱酸性,从而为鄂西茶叶优异的自然品质,内含物质丰富,香高味浓,芽叶持嫩性强提供了适宜的生产条件。茶树最适宜生长条件参见表1[1]。
2.1.2土地劳动力资源充足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位于湖北西部的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8个市州(林区),圈域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为2 930.21万人、127 878 km2,分别占全省人口总量和版图面积约50%和70%,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最大的水电基地,是我区茶叶资源充分利用和发展的良好基础,为鄂西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足的土地和劳动力保证。
2.1.3茶叶种植面积、产量规模大2009年,鄂西生态圈年末实有茶园面积148 812 hm2,占全省实有茶园面积的72.09%,该年实际采摘面积109 047 hm2,占全省实际采摘面积的73.14%;该年茶叶产量达91 124 t,占全省实际茶叶产量的63.17%,其实际产量占全省比重低于其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但份额很大,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充足的产品保证(表2)。
2.1.4品种资源丰富鄂西是我国茶树原产地,茶树地方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如采花毛尖、恩施玉露、萧氏绿茶均产自鄂西,截至2009年已筛选出适宜种植的茶树优良单株50多个,现已建立品比试验点3个,株系母本园,杆插苗等。目前,有宜昌大叶茶、恩施苔子茶、巴东大叶茶、宜红早、溪丘2号、恩科40号、恩科119号、茶山1号等良种8个,为鄂西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
2.1.5品牌文化资源众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品牌茶叶资源在全省名茶中所占比重很大,在70%左右,是湖北重要名茶产地,也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茶品牌资源整合提供了充足的品牌资源保障。历来鄂西就是盛产名茶的地区,据《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进一步对这里的茶叶做了一个整体评价:“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2]开博体育,其中“山南,以峡州上”,正是对鄂西茶叶品质优异的评价。鄂西茶叶历年由湖北省农业厅组织的湖北省名优茶评选中获奖(表3)。
2.2.1经济基础薄弱鄂西山区多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聚集区,相对于武汉城市圈,大部分地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工业的制约因素较多。财政吃紧,投入生产性发展的资金相对不足,而从农民自身投入来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 400~
1 600元,部分农户甚至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其投入生产的能力受到限制,投入能力十分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鄂西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2.2科教文化水平滞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拥有高等院校和省级以上茶研究所很少,地方科研人员不足,再加上研究经费无力保障,造成人才引进难度大,外流严重;同时,茶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均来自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不利于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技术创新。
2.2.3品牌影响力不强目前,鄂西地区茶叶注册商标众多,虽然采花毛尖、恩施玉露、萧氏茗茶、武当道茶等品牌在湖北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在全国大中城市有一定市场份额、常年上市的鄂西名茶品牌十分稀少,区域化龙头品牌尚未真正形成,再加上品牌宣传力度薄弱、企业生产规模偏小,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影响力强、覆盖范围大的名茶品牌。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整合鄂西优势茶资源,打造和做大做强鄂西名茶品牌,扩大鄂西茶品牌影响力范围。
2.3.1中央经济工作重心和指导思想的转移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统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战略优先位置,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加强重点流域、区域、行业污染治理,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正好是中央经济工作中重点扶持的民族及贫困地区,结合鄂西的文化资源,在保护当地生态及文化资源的同时,必将加大对鄂西环保产业、绿色农业及循环经济的发展,等等这些也必将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茶资源开发利用注入新的活力。
2.3.2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的实施为鄂西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在着力开展国家批准的鄂东地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同时,运用后现念,激活鄂西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破解交通、体制、机制等瓶颈障碍,协调组织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推进鄂西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这既是湖北省从长远谋划区域统筹协调,创造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鄂西资源整合,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突破。
2.3.3政策导向和相关项目支持2005年5月湖北省发改委印发《湖北省西部山区绿色资源产业化开发规划》的通知,以及三峡工程后续建设、农业部项目扶持、省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项目的实施都为鄂西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导向和支持。
2.4.1落后的设施条件和地域结构内部的矛盾使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身存在局限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茶资源开发十分不平衡,资源富集区对外交通条件差,运输距离远,道路等级低,交通通达性欠佳,地域结构矛盾明显,对外联系不便,温冷地区的发展急需加强[4];目前,鄂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普遍存在设施陈旧、老化、不足的现象,许多地区仍处在望天收的状态等等情形,使得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严重的制约。
2.4.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使茶资源开发面临生态环境严峻挑战近年来,由于受利益的驱使,人们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较差,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凸显,鄂西生态圈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质地貌十分复杂,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茶资源开发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
2.4.3良种普及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使鄂西茶产业发展面临业界巨大竞争压力鄂西茶树良种选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较晚于浙江、福建等省份,基础薄弱,缺乏良种补贴政策支持,发展步伐滞缓。目前,虽然恩施和宜昌两大茶叶主产区无性系茶树良种覆盖率已达40%,但鄂西生态圈8个市、州茶树无性系良种平均普及率还不足20%,且区域发展不平衡,远低于浙江50.2%,福建95.0%的水平,同时也低于全国31.0%的平均水平,制约着鄂西茶资源开发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茶产业的提档升级[5]。
可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茶资源开发方面拥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大面积的茶叶种植,产量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品牌文化资源众多。然而,由于该地域经济基础薄弱,科教文化水平滞后,品牌影响力不强,整个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茶良种普及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之该区域落后的设施条件和地域结构内部的矛盾,以及日益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诸多要素,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茶资源开发和利用设置了许多障碍。籍此,地方政府应当结合中央经济工作的有关方针,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项目扶持和科技创新,有效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茶资源综合开发。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民族风情浓郁,生态优良,地貌类型多样,景观特色鲜明,生态旅游资源既有自然风光,又有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茶文化人文景观,二者相互辉映,构成了生态旅游资源的配置体系,圈内生态保护良好、生态旅游发达、生态经济繁荣,集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土苗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一体[6],茶文化氛围浓厚。因此,在鄂西圈建设中,对于通讯业、能源业(煤、气、电)、自来水供应、交通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要及时跟进,大力发展在鄂西圈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旅游业。重点是要树立新理念以寻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推动鄂西圈制度创新、资源融合、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要以绿色茶园等农业生态景观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引擎、以生态民俗风情为衬托、以历史文化为灵魂,建设具有鄂西特色的生态观光农业园,形成生态、旅游、文化互动互融互补互促的良好格局,促进生态观光农业的长足发展。具体来讲,在绿色生态茶园内建设茶文化博物馆、组织茶诗画、茶戏曲、茶歌、茶舞的创作演出,进行茶道、茶艺、茶文化的交流,从而实现以生态与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业发展,并带动茶资源开发与利用,促进茶产业发展,实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脱贫致富,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城乡统筹发展、产业特色鲜明、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圈。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对企业具有创造提升价值的作用,对消费者具有满足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效应。鄂西已注册的茶商标很多,但形成较强品牌效应的很少。茶品牌是鄂西产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一是要在保证茶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品牌保护意识;二是培育大型茶产业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提倡在市场竞争中发展,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努力打造2~3个在全国范围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三是鄂西圈各级政府应引导、配合企业大力建设品牌,要鼓励和引导区域内企业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强强联合,资源优势互补,组建区域虚拟企业族群,打造区域共同品牌,形成能与国内外驰名茶品牌相媲美的鄂西优势品牌。
科技进步是茶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是要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农业高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因地制宜大力引进和选育适合发展的名、优、特、新茶品种,加快茶树无性系良种引进繁育与推广;二是建立先进的生产管理体系,以农户为基本产权单位,实行合作社或股份制经营,促进板块基地建设使分散的单个农户农业生产快速向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的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三是建立自然灾害预报和防御系统,提高病虫害、霜害和冻害抵抗能力;四是完善茶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茶叶春夏秋不同生产季节所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含量和品质风味,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开发不同产品,以做到物尽其用,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浙江农业大学.茶叶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56.
[2] 龚永新.三峡茶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5-26.
[3] 李传友.湖北名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25-146.
[4] 黄华,胡红青.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66-67.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茶叶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茶叶包装设计要求不断提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茶叶包装设计工艺水平,直接决定着茶叶产品的市场销售水平。同时,茶叶包装设计与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密切相关。基于此,相关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有效融入茶文化,不但可以满足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基础需求,而且有利于提高茶叶包装设计整体水平。因此,通过研究基于茶文化的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显得意义深远而重大。
由于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具备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基础特征,集自然、社会、人文、茶叶为一体的文化体系。关于茶文化含义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广义层面的茶文化,部分学者认为,茶文化作为历史发展和创新过程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集中统一体,主要基于物质层面,客观反映精神层面;二是狭义层面的茶文化,另外一部分学者认为,茶文化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而变化,主要集中在人类精神文明层面,是精神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茶文化按照文化形态,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一是物质文化;二是心态文化;三是制度文化;四是行为文化。
中国茶文化起源于唐代时期,主要以南方地区为主,在南北方文化交流和沟通过程中,茶文化逐渐被广为流传,成为唐代主要传统文化。陆羽通过撰写《茶经》,具体描述了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柳宗元等人在吟诗作赋的时候,非常喜好品茶,并且对茶叶的种植和加工颇有研究,茶文化逐渐普及全国各地。然而,唐代时期人们对茶叶的存储问题研究并不透彻,在茶叶包装过程中,通常以纸包为主。宋朝时期,国人的品茶艺术更高,茶叶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的一种普通农作物,在茶叶包装设计方面,宋代人通过对唐代人的茶叶包装设计工艺进行进一步改进,采取模压方式,包装设计出朝廷专用贡茶,被称之为“龙团凤饼”,进一步提升了茶叶包装设计工艺水平。进入元朝以后,茶文化更加成熟,人们品茶习惯得以变化,并不喜欢加入相关香料,而以清淡典雅为主。明朝时期,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将茶叶置于沸水之中,也就是所谓的泡茶,泡茶的品茶习惯迄今为止依然被沿用,并得以广泛宣传和普及,逐渐名扬四海,成为一种国际饮茶习惯。
平面包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常对传统文化中的现实事物进行改进、创新,以此来达到预期的艺术设计目的。同时,通过运用传统设计理念,能够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文化创新能力,达到现代平面包装设计的预期目标。传统茶文化为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提供了创新思维理念,传达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积极效应。因此,在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要想寻找突破点,必须深入、全面的研究和运用茶文化,通过提炼茶文化之中的艺术文化精髓,来提升茶叶包装设计的整体质感。随着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其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茶叶包装设计工作人员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游戏设计、海报设计、装潢设计、宣传设计、LOGO设计等方面,需要通过融入茶文化及其相关创新元素,来增强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强化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提升产品设计的整体质感和美感。由于茶文化具备独特的韵味和意境,所以在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方法,有效融入茶文化,则能够彻底解决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韵味和意境问题,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民族与时尚元素的统一综合。随着中国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在时代背景下,中国茶文化与时俱进,其内容和类型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导致茶叶包装设计理念得以改进和优化,通过将传统元素与流行、时尚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传统美、自然美与现代美设计理念的相统一。
对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而言,图案设计显得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茶叶包装设计的关联性和多样性,同时与茶叶产品的销量、效益直接挂钩。长期以来,中国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图案设计主要集中在字画、诗词、民俗、茶树等方面,茶叶包装图案设计素材十分丰富,表现模式较为多元化,对平面设计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和优化。通过对诗词、民俗、字画图案的设计,能够充分提升平面设计的整体特性,进而达到自然与文化协调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处可见与茶文化有关的歌曲、诗词、书画、舞蹈、建筑等艺术作品,可谓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运用传统的茶文化,充分提升了现代茶叶包装图案设计的自然、人文等基础特性。中国传统茶文化具备一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现代茶叶包装图案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有效运用茶文化,一方面能够体现出茶文化的艺术魅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审美理念,将茶文化中的各种图案有效融入到茶叶包装图案设计中,进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案,给人一种多元化的造型和艺术形态。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图案设计一方面运用于茶具、外包装等设计过程中,而且被运用于各种与茶叶有关的书画作品、工艺作品中,使得图案设计方法更为丰富,艺术收藏价值更高。我国茶叶包装设计人员在图案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茶文化艺术形态,结合本地经济状况、民俗文化、地域特征,设计而出的茶文化图案风格迥异,完全符合大众审美观念,紧密结合时展特征和流行、时尚元素,通过点、线、面相结合得方法,完整体现出茶文化多元化的图案艺术特点。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马克思曾经指出:“色彩作为美感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看出,色彩对于人们情感的传递来讲,其意义深远而重大。通过在人类主观情感中融入色彩元素,不但能够传达出真实的情感色彩,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丰富人们的美感意识。在现代茶叶包装色彩设计过程中,通过运用茶文化设计思想和审美理念,能够充分提升色彩的美感,打造高质量、高标准的茶叶包装设计品牌力。现阶段,我国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所采取的色彩设计方法主要根据茶叶的品种、性质、级别、环境,以及人们的品茶习惯、所用茶具等进行设计,色彩以红色、黑色、褐色、绿色和黄色为主。研究表明,我国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色彩设计主要以绿色为主,主要是因为茶树所生长的环境以及自然成色为绿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和谐、融洽的感觉。因此,绿色自然成为现代茶叶包装色彩设计的主体色调。将绿色与黄色、绿色、紫色、红色、黑色、白色等色调有机融合在一起,能够塑造出意境深远、悠然自然和宁静典雅的自然环境,可以充分体现出茶文化的色彩情感,有利于平面设计色彩的有效运用和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整体成效的提高。通常情况下,茶文化之中的各类色彩均象征着不同文化主体,其中:红色象征着喜庆,黄色象征着权威。因此,红色、黄色作为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的主要色调,人们对其依赖程度较高,用来呈现事物的尊贵性与喜庆性。
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文字设计非常关键,作为茶叶包装设计的基础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茶文化中的文字设计主要涉及到诗词歌赋、区域民俗、茶品特性等方面,文字起到阐述和说明的作用。文字作为茶文化的基础构成部分,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通过融入文字元素,一方面有利于茶文化的发扬和传颂;另一方面有利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整体成效的提升。通常情况下,茶文化中的文字设计方法主要涉及到与茶叶有关的事件、诗词、典故等内容,融入民俗文化,能够从本质上体现出茶叶产品的基础属性。因此,文字设计对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而言,是对传统茶文化的一种客观、形象表述,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博大精深的真实体现,有利于茶文化内涵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总而言之,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有效运用茶文化,不但能够对茶文化进行弘扬和传颂,而且有利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有机关联起来,是对传统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茶文化的有效运用,对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工作而言,其潜在的意义深远而重大,将是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必由之路。因此,对基于茶文化的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研究,显得意义十足,将是国内外学术界所长期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之一。
[1]黄艳玲.对传统元素融入茶叶包装的思考[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2]邓方伟.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7)
[3]王娟,罗胜京.岭南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002)
关键词:茶文化;英语教学引言英语教学方式应该更加多元化,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要体现出英语的魅力,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更加完善的英语教学模式。而茶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能够激发社会各阶层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茶文化与英语语言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且深受中国人民以及西方国家人民的喜爱,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不仅可以提升英语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够促进中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中国有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并深深影响着世界的茶文化发展。其中以英国茶文化最具代表性。随着现代人对茶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许多院校已将茶文化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保证开展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同时讲解茶文化的背景以及文化理论,让茶文化被更多的年轻人所熟知。在开展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西方国家同样重视茶文化,因此,可以适当引入西方的茶文化知识,让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才能更准确的掌握英语语言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由于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语法、句法以及语言场景的使用,教师可以以茶文化为背景,不断融入茶文化教学理念,确保学生对英语教学更感兴趣,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驾驭能力。截至目前,多所高校已将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相结合,提高了英语教学的利用价值,并确保在融入茶文化以后的英语教学课程变得更有意义。学生了解基础茶文化内容以后,可以更准确的理解英语词汇,并掌握重、难点英语语法和句法的使用方法,既保证学到了更多的英语文化知识,又可以对中国的传统茶文化进行学习和弘扬,让英语课程教学变得更有意义。
随着中国茶文化流入英国,英国本土渐渐接受了这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并将其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形成了独有的茶文化内容。
与其他学科的授课方式不同,茶文化的教学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让学生可以以良好的心态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完成其他科目的学习任务。由于学生掌握了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因此,在学习其它文化科目的同时,可以适当引荐茶文化的基础知识,并要求教师对相关茶文化历史进行讲解,加深对其他文化的印象。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文化底蕴的基础上陶冶情操,顺利完成其他科目的学习任务。
茶文化在我国生活中十分常见,教师也在课堂上大力宣讲茶文化的内容,因此,学生有了更多渠道来了解茶文化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对茶文化进行推广。为确保学生了解更多的茶叶品种,并在推广的同时,融入自身对茶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各大院校可以在图书馆设立茶展览区,并提供相关介绍书籍,让学生完成茶文化知识的自主学习任务。适当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诗词大会,要求学生在大会举办之前,不断积累茶文化的知识和内容,以便提高答题过程的精彩程度。校园内部也应大力宣传茶文化的知识,鼓励更多学生普及茶文化,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茶文化的相关理论,确保我国优秀的茶文化可以传播得更快、更广。利用校园广播的宣传方式,能够迅速提高茶文化在校园的影响力,有针对性的对茶文化的知识进行宣讲,满足了茶文化爱好者的学习要求,提高了学生对茶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需要学习英语课程知识,因此,教师将茶文化知识在英语课堂上推广,能够弥补学生茶文化知识的空白。教师引入的文化内容以西方茶文化为主,英国的茶文化是西方茶文化的代表,为避免学生对学习茶文化知识不感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中西方文化结合的教学模式,既保证满足学生对汉语文学的学习需求,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传播英国茶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茶文化知识的精髓,进一步体会茶文化内容的价值。外语专业的学生需要用英语与外国友人进行交谈,在了解英国茶文化的内容以后,可以满足特定语境的交流需求,让交流的内容变得更加完整,提高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流畅性。
与传统的英语教学课程不同,融合了中西茶文化后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搭建英语课程基础,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弥补知识的空缺。由于学生首先了解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在对英语课程进行学习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不同的内容,并有阶段性的进步和提高。
学生想要更好的了解英语的重要内容,可以先从阅读西方茶文化文学作品开始。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学习能力,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符合学生阅读能力的茶文化文学作品。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并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阅读课程,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了解英语的使用方法和表达技巧。因为这种学习方式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因此,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加强英语知识的储备量;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阅读原著,以免在进行汉英互译的过程中,受盗版错误翻译的影响。学生积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深入了解茶文化的知识,感受作者在茶文化氛围中的思想和情绪变化,才能更真切的了解茶文化的历史价值,并进一步提高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最后,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间,让学生提出对阅读作品的看法,检验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状况,才能顺利完成下一步教学方案的制定任务。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诺桑觉寺》以及最为著名的《傲慢与偏见》进行阅读。这些作品各有各的艺术风格,且与茶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对英国饮茶方面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作品推荐给学生,或定期的举办英语优秀作品心得交流座谈会、恳谈会等,这将使学生在作品的交流中不断的增长自己对英国茶文化以及不同区域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东西文化差异,提高学生基于英语文化理解英语知识的能力。
诸多高校开展英语教学课程,都要先让学生了解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课程的同时,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和规范用语习惯,才能确保学生在与国外友人进行交流时,语言更为严谨,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由于中英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所以学生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翻译的内容应避免与中西方文化产生冲突,避免翻译以后的文章难以被理解。教师应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由于某些学生存在英语成绩较差的状况,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茶文化的同时,为避免学生出现理解歧义或无法理解茶文化根本内涵的状况,教师需要先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课后自行上网查阅与茶文化相关的资料,了解茶文化的起源以及相关历史背景,然后教师针对这一类学生增设培训科目,比如单独出课后复习题,让学生的个人能力有质的飞跃。学生需要谨遵教师给出的教学方法,接受教师的指导性意见,才能经过不断努力,既可以了解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特点,又可以以英国本土的茶文化思想,完成英语知识的学习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语专业的教学课程需要教师有阶段性的开展教学任务,也需要学生个人能力有层次的提高,才能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并适当的将茶文化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宣讲,让学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顺利的完成英语课程的学习任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开展茶文化的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语境,让学生的语言能力逐步提高。由于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更有逻辑性,学生学起来也更为方便,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应根据教师的指导性办法,在课堂上认真思考,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另外,学生应利用课余时间对不懂的知识进行补充,或者找老师进行询问,弥补茶文化知识的空缺。教师也应与学生共同讨论,充分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才能将制定的理论教学方法更好的应用于实际,让学生的个人成绩稳步提高。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避免在短时间内为学生灌输过多的知识内容,假如学生无法消化和理解,那么这些知识内容的讲解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开展以茶文化为基础的教学课程,还需教师有阶段地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慢慢融入这种学习氛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英国文化历史悠久、渊源流传,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文化知识,就可以从茶文化方面入手,通过优秀茶文化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重点、难点知识。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引入英国茶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品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阅读西方优秀文化作品为基础开博体育,先让学生在茶文化的海洋中畅游,从而用茶文化去感染、熏陶每一位学子,丰富学生的见解,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去阅读英国优秀的著名原著作品,若存在问题,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英汉互译本,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英国茶文化,更好的掌握英语语法、语感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1]颜学军.《失明抒怀》语言层面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12(5):2-4.
[2]袁宏.从语言层面谈儿童绘本的翻译[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11-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已得到国家与社会的重视,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广泛,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的主要培养基地———高校,必须将高质量的幼儿教师人才培养作为首要目标。2012年教育部明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提出了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基本要求与目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求等成为了现阶段幼儿园教师培养的重要依据。但当前不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并未严格按照《专业标准》的指导要求组织课程教学,导致存在专业课程内容重叠、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不科学、艺术类课程不完善等等问题。开设茶文化公共课,以及茶艺表演必修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旨在培养高质量的幼儿教师队伍,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传统贡献力量。
针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重叠问题,针对学者已经做过详细调查研究,2014年俞裕芝等人对新进幼儿教师工作适应性调查中显示: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内容较为混乱,整体呈现出弱分类和弱框架现象。弱分类是指专业课程之间知识的重合度高,弱框架是指老师决定授课内容,这一现象使得课程内容和课程本应传递的知识存在很大的差异。[1]学者们的研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从学前教育专业书中也可以看出课程知识之间存在重叠的现象,《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以及《幼儿园游戏》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如果不重视各专业知识的整合,高度关联的知识内容将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势必会影响新教师,在授课中很难将自己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2]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对于刚入职的幼儿教师而言,这样现象容易影响其对工作的适应性以及能力的发展,只能照本宣科,照葫芦画瓢,不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都是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设置,本科、专科院校基本上会开设思政类、计算机、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军事理论与训练等公共课程,明显缺少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而教育部《专业标准》明确提出幼师要具备一定的“通识性知识,”这就要求幼师要了解、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在教学中不至于照本宣科,积极地发挥能动性增加课程的知识容量。[3]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与人各种现象的学科,观察与逻辑推理是自然科学基础,幼儿具备自然科学知识可以指导幼儿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幼儿的科学意识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开拓幼儿视野。人文科学知识是研究社会现象与发展的一门学科,其涉及文艺学、哲学、宗教学等等,具备一定基础的人文科学知识的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全面发展思维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爱学习的习惯。
艺术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其中包括音乐、舞蹈、美术、钢琴、视唱练耳等等,较为系统地即从理论层面到技巧层面学习这些艺术课程,不但能提升艺术技法,而且也突出了学生内在艺术修养与人文底蕴的培养。但当前高校艺术类课程教师绝大多数是艺术院校的兼职教师,这些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技法轻人文素养的倾向。音乐、舞蹈等技法类的学习固然重要,但艺术所蕴藏情感、人文精神关乎教师道德修养以及思想自由的精神、独立的人格,以及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是感悟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4]这些能力的缺失对于一个幼儿园教师来说是一个致命的不足。针对上述分析高校学前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将茶文化融入高校学前教育课程中,理由有二,一是茶文化是一种综合性文化,既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如茶文化产生、发生以及内容,茶道精神发展等等,又涉及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茶叶生产、制作等等,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二是茶文化与音乐、舞蹈、美术等等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既具有茶文化本身博大精深的内涵意蕴,又蕴藏着各艺术门类自身的审美趣味,培养教师的审美观。
近些年,茶文化在社会大众生活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城市茶馆还是乡村茶文化产业旅游都为大众提供悠闲、娱乐、释放压力、放松心灵的场所。不少学者也在积极倡导将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一方面在于通过茶文化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本文重点在于谈论如何茶文化视角从构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解决当前学前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是种茶大国,几千年年来的种茶历史不仅养育了一方村民,培育闻名于全世界的茶叶品牌,而且孕育出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茶文化,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