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博体育饮茶文化精选(九篇)
开博体育1、中俄茶文化的历史 说到俄罗斯的饮茶文化,就会想到中国。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也可以说中国的茶祖,也是世界茶的茶祖。中国茶闻名世界,茶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使更多的人喜欢饮茶,俄罗斯人也不例外。然而中国的茶文化,要追溯到很久以前。据史书上记载,饮茶的习惯是汉朝开始从的,在陆羽《茶经》上写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三国以前茶文化还在启蒙中,在晋代和南北朝的时期,茶文化已经开始萌芽,文人对饮茶有了兴趣,做的诗歌与茶有交集,对以后的茶文化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到了唐朝,茶文化从萌芽中慢慢形成,从大量的关于茶的书和茶的诗可以看到,茶文化已成为唐朝的标志,例如《茶述》、《采茶记》等等。而茶文化最为鼎盛的时候是在宋朝,茶业的发展和进步很大,加快的茶文化的发展,在宋朝的官员中有人组织了品茶团队,相当于专业品茶团,他们对茶分出了等级,饮茶已成为一种礼仪。在宋朝的史书上可以看到,皇帝对文武百官赐茶,是很重要的仪式,是皇帝笼络大臣的重要手段,不只自己的官员,对外国的使节也要赐茶,这表示着友好。上层社会对饮茶有了等级,而在下层社会中,老百姓对饮茶的也有着等级,比如说邻居之间要献茶,有客人来了要敬元宝茶,定婚的时候要下茶,结婚的时候要定茶,圆房的时候要合茶。形式多种多样,为生活带来了乐趣。到了明朝和清朝,茶文化的普及,茶文化更加的丰富,对茶的品种和制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比如说泡茶的顺序,水的选择、温度,茶具的材料、款式、形状、花纹等等,各式各样,千变万化。 中国的茶马古道世界闻名,文化就从这里开始传播的。从中国的云南出发,通过西伯利亚进入俄罗斯。根据俄罗斯的史书记载,在16世纪,首先尝到茶的是俄罗斯的沙皇,当时的使节是俄国的贵族瓦西里斯塔尔可夫为了促进两国的友好往来,听从沙皇的命令送给蒙古可汗珍贵的紫貉皮,而蒙古可汗回赠给沙皇的是4普特(约64公斤)的茶。沙皇品尝茶之后,就喜欢上这种饮品,于是茶便引进了俄罗斯的皇家,随后进入了贵族的家庭。品尝到茶的滋味,贵族们也非常的喜欢。随即贵族们之间相互传播,经过数百年,随着茶文化的普及,不止贵族们喜欢,平民们也喜欢,现在的俄罗斯人民都喜欢饮茶。这说明茶是很有影响力的,虽然茶文化传入俄罗斯的时间还不足300年,但是从普及的程度可以看出俄罗斯人对茶的喜爱。 2、中俄的饮茶方式 中国的饮茶方式与俄罗斯的饮茶方式有着很大的本质区别。中国人饮茶注重的是修身养性,饮茶也相当于品茶。品茶就是品茶叶的味道,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品茶是很有讲究的,也要讲究顺序的。 2.1水的选择。 品茶老手都知道的一句行话,说:“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要想泡好一杯茶,茶叶的选择至关重要,有了好的茶叶,泡茶的水也是至关重要的。而水的选择有几个要点。第一要选择水的源头。陆羽的《茶经》中写着“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这说明,泡好一杯茶水品,与水源的关系尤为重要。第二要选择“活”水。所谓的活水,就是永不停息常年流动的水。比如说山泉水,水质干净、纯净,没有任何的污染,含有大量的氧气、离子矿物和微量元素,都是人体所需的矿质元素,对人体有很大的保健作用。 2.2茶具的选择。 茶具是饮茶时必不可少的盛器,茶人对茶具的选择更加的注重实用性,而且茶具的材质可以有助于提升茶的色、香、味,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要想品到一杯好茶,要天时地利人和,水、茶叶、茶具缺一不可。然而对茶具的选择要注意几点。第一选择茶具要因地制宜。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的饮茶习惯、文化都不一样,对茶具的选择也不一样。比如说福建、广东潮州地区,当地人习惯用小杯啜乌龙茶,所以他们选择用“烹茶四宝”潮汕风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瓯泡茶。第二选择茶具要因人制宜。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等级的观念一直未曾消失,即使现代的人思想开放了,但是这种潜意识的等级观念还存在着。对待上位者、长辈,要注重茶的本质,讲究的是物质的享受,对待同龄人、小辈,注重的是人与人的交流,茶叶清香宜人即可。还有一个注意的地方,就是和客人一起品茶时,要注意只倒出七分满,留下的三分是情谊这是中国茶文化的特殊含义。第三选择茶具要因茶制宜。比如说绿茶,因茶叶本质鲜嫩,在冲泡绿茶时稍有不慎,水的温度过高,会使茶叶泡老闷熟,茶汤黯淡香气钝浊,所以要想泡好一杯好茶,泡茶的手法也要多加练习,熟能生巧。还有,要注意泡茶的“色”喝绿茶的时候要选玻璃器皿,喝花茶的时候要选细瓷盖杯,喝乌龙茶的时候要选紫砂。 俄罗斯人的饮茶习惯与中国人完全不同,俄罗斯人不像中国人在品茶时有很多的讲究,俄罗斯的贵族们对茶的礼节很注重。他们很喜欢收集精美的茶具,由此产生了茶炊()。说到茶炊,俄罗斯有句话叫做“无茶炊便不能算饮茶”“(”)、围着茶炊饮茶(),可以想到茶炊对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需求量如此大的市场,俄罗斯在图拉市建立起了第一个茶炊制造厂,到了19世纪,图拉市已有100多家的茶炊制造厂。到了20世纪,茶炊的年产量已达到了巅峰,足足有66万只,是俄罗斯生产茶炊最为鼎盛的时期了,并且俄罗斯的谚语中出现了有关茶炊的一句话带着茶炊去图拉()。 19世纪的茶炊有两种,一种是茶壶型茶炊,另一种是炉灶型茶炊。茶壶型茶炊类似中国的火锅,但它是封闭性的,中间有一个空心的直筒,可以放煤块和木炭,茶会就可以加热了,达到保温的效果。这就是煮茶的茶炊,也有一些小商贩用来装热蜂蜜水,能保持温度便于售卖,原理是一样的。炉灶型茶炊原理和茶壶型茶炊是一样的,只是中间会分出更多的小格,煮茶、烧水、熬汤可以一起进行,更加的实用。这种茶炊深受旅行者的喜爱,在野外有很多干树叶、枯枝,容易找到,易燃烧,是野外午餐或下午茶必不可缺少的器具。在20世纪,茶炊的形状千姿百态,有花瓶形、桶形、罐形、蛋形等等,各种各样的都有,搭配上也有更多的样式,有情侣茶炊、少女茶炊、冬景花瓶茶炊等等,颜色鲜艳明亮,制造精美,俄罗斯的贵族们都喜欢收集这种茶炊,连平民们也是,他们每一家都有很多的茶炊,有实用性的,也有观赏性的。而当代的俄罗斯人生活也离不开茶炊,茶炊已成为俄罗斯人生活的一部分。茶炊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进步,早在20世纪就已经生产出电茶炊,电茶炊比以前的旧茶炊更加的方面、快捷、干净,不用在烧煤和木头,节能又环保,安全又卫生。#p#分页标题#e# 俄罗斯人喜欢饮茶不亚于中国人,一日三餐都会为自己泡上一杯茶,用最喜欢的茶炊煮茶,喝着最喜欢的红茶。自从中国的茶文化不断渗入俄罗斯茶文化,中国自产的绿茶、花茶、果茶、减肥茶等已经进去俄罗斯大量销售,年轻的俄罗斯人尝试着新产品,成为了一种流行。然而,俄罗斯人并不是盲目的追求,他们更注重的是茶叶的质量和卫生,对茶叶的品牌和味道有严重的挑剔,注重产品包装的外观。俄罗斯人有如此的“审美观”也是有依据的,俄罗斯人喜欢喝甜茶,喝茶时习惯加糖、柠檬片,有时也加果酱、牛奶、柠檬汁,不仅在视觉上、味觉上都有着独特的“审美观”。喝过茶后,俄罗斯人还会吃一些甜点,比如糖果、蜂蜜、蛋糕等。 3、总结 不论是中国人还是俄罗斯人,茶文化博大精深,不管是中国的茶道也好,俄罗斯的茶礼也好,茶俗也好,这都是对茶文化不同的理解与发展,文化无国界,愿两国的发展越来越好。
紫砂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茶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当地陶瓷文化的影响和天时地利的因素。紫砂器形之美,可以说囊括了世间艺术形象的精华,在众多的造型中,紫砂是最完善也最为丰富的,无论是艺术的演绎还是思想的诠释,紫砂都能尽展其美。
宜兴有着六千余年的制陶历史,宜兴陶工根据宜兴陶土的特点独创了一套和世界上所有手工成型方法不同的技术,这就是把陶泥放在木制的泥凳上,先锤打成片,然后把泥片围筑成圆形或镶接成方型,用木拍子拍打成型,这种成型方法学术界称之为“片筑法”,这种成型方法比其它方法制陶操作简单,技术性更强,所制的陶器用宜兴话来讲就是“泥门紧”,成品率高,而且体轻耐用。
《六角莲子壶》整体气势端庄大方、浑厚高雅,有古璧之美,凝聚紫砂壶与玉器的精气神,一把《六角莲子壶》,显然将这一切包容并流露。俯视此壶,美韵非凡,壶体凹凸有致,自然舒展,贴切入微,惹人怜爱。
紫砂壶的文化在于其全手工的捏造之美。线条、比例好不好,是否流畅,有没有气韵,好的紫砂壶,应该有神韵,应该有美学上的各种名目,如拙朴、端严、华丽、大气等等,好的紫砂壶是材质、工艺、造型、内涵的完美统一。好的紫砂壶是长期的手工积累,是熟能生巧,是文化修养和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好的紫砂壶才能让人们心甘情愿掏出钱来收藏。《六角莲子壶》就是这样一把好壶。
紫砂杯泡茶味香色浓,绝不会有煮锅水的味道,这是其它任何茶具都无法相比的,而且,即使是酷暑亦可保持数日不变味。紫砂是从砂锤炼出来的,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砂质紫砂茶杯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时日能增积“茶锈”,所以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紫砂壶还便于洗涤,日久不用,难免异味,可用开水泡烫两三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变。冷热急变适应性强,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胀裂;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无论提抚握拿均不烫手。同时紫砂泥中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
品茗是一种境界,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茶客、不同的茶水,品出的是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滋味,收获的更是不一样的心境。俗话说的好,壶是茶之父,水是茶之母,冲泡出好的茶汤离不开好的茶具、好的水和茶。“壶以砂者为上”,紫砂壶因其独有‘既不夺香,又无熟汤(下转第55页)气’的特性和魅力,成为品茗者首选茶具。
古朴雅致的紫砂壶,在形成的过程中,都有相对的取材和造型依据,因此紫砂的成型就需要创作者赋予其思想和情感,众多的紫砂器形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也受大自然的影响,从自然中提取素材,亦或是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受到生活中某些器物的式样启发而设计的造型,如玉笠、柱础、斗方等。
紫砂壶艺不是现代陶艺,并不同于世界上其它的制陶方法,如:拉坯法、泥条盘筑法、压模法和注浆法等等。它首先受功能需求的制约,也就是说,要能作泡茶之用。在泡茶时能领略美感,又能为大多数人喜欢。紫砂壶艺是集实用、欣赏、把玩三种功能于一体的艺术,又是能包容吸收陶文化、茶文化及书法、绘画等多种传统文化于一体的艺术载体。
满族,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起源于古代肃慎族,东汉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靺鞨,五代以后及至明朝一直称女线年皇太极废“女真”族号,改称“满洲”,满族自此形成。满族茶饮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叶作为贸易产品之一已经引入北方。辽金时期的女真人已有饮茶习惯。据宋人所作《松漠纪闻》记载:当时的女真族男女相爱可自由相携而去,然后才回女家拜门,执妇婿之礼,谓之“纳彩”。女婿登门之时,女方无论大小皆坐于炕上,任凭女婿来拜,谓之“男下女”。但女方要盛情招待,食品中茶是必备物,另有酒、乳酪与蜜饯等。而在婚嫁之日,饮酒之后,仅留上等客人饮茶。所以,女真人称节日食品和待客食品为“茶食”,说明了茶在当时女真人生活中具有一定重要地位。清入关前,茶仍是满族人生活中必不或缺的商品之一,天聪崇德年间,凡有掳掠、赏赐、陪嫁中,均有茶。清入关后,满族茶俗受汉文化影响,内涵更加丰富。尤其是宫廷茶宴,精致、富贵,规模更是超越以往朝代。康熙、乾隆两朝,宫廷共举办四次规模巨大的“千叟宴”,宴席程序即先饮茶,后饮酒,再饮茶,讲究皇家气派,具有特定的饮茶礼仪。乾隆还始创“三清茶宴”,于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间择日在重华宫举行,受邀参加茶宴的文臣学士人数有限,席间饮“三清茶”,并择宫廷时事为题联句吟咏。近、现代以来,满族人饮茶在保留传统饮茶习俗基础上,吸收关内的一些饮茶方式,并传承了宫廷的一些奉茶礼仪,例如,日常饮茶中,满族人习惯水平端着茶杯示意客人,不碰客人茶杯,主人先喝为敬。水平表示“平等相待”,先喝表示“茶里没有毒”。
满族茶饮器具以瓷器为主,至于清皇室,更有用黄金和玉器制作的茶具使用,据《清稗类钞》载,“宫中茗眊,以羒金为托,白玉为眊”。
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层次的不同,历史上满族人饮茶种类多样。茶:由于满族祖先长期居住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属于畜牧游猎民族。因此,传统满族人喜饮马奶、牛奶、羊奶。后来随着与汉族的交流融合,茶叶输入后开始出现奶茶,将茶叶泡好后加入奶一起饮用开博体育。在《中国民俗大系黑龙江民俗》一书中曾记载:女真以畜牧经济为主,长期以来,就形成了饮牲畜乳的习俗。这种习俗无论身份如何都饮用,甚至满族入关之后,王公大臣们还要定时饮用奶茶,称其健身强体。另据《清稗类钞》载:每宴客,客坐南炕,主人先送烟,次献乳茶,曰“茶”。花茶:清入关后,清宫廷专设御茶房,所收茶之种类很多,但在宫廷茶宴和民间,除传统习饮的奶茶外,花茶也是日常喜饮品种之一。据《清稗类钞》载,“孝钦后饮茶,喜以金银花少许入之,甚香”。而乾隆所创之“三清茶”系采用梅花、佛手、松实入茶,以雪水烹而成,实为花茶之一。各种土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历史上满族农村人大多饮用自己制作的土茶。具体有如下几种:柳蕾茶,用春天嫩柳芽焙制的,常用来待客,喝了能清火明目,有一定健身疗效。糊米茶,女真时期,百姓在饭糊中加入开水饮用,可以养胃助消化。到了清代,使用粟,俗称大黄米在锅里炒糊之后冲水,可以当茶饮用,后来又发展成用铃铛麦(大麦)炒糊了就成了现在的大麦茶。酸茶,依兰、双城一带的满族用黄米面加豆面发酵后,煎沸饮用,味带酸甜,十分好喝。还有一种土茶,用野玫瑰叶(间或有少量的花)、黄芪、达子香(一种山杜鹃花)叶晒干泡饮,也十分清香;另外相传满族人还有饮用小青草之说,就是将蒲公英的根挖出来之后,晒干切片当茶来饮。也有人将中药黄芪的叶子采回来晒干后当茶饮。
二.满族茶文化形成的影响因素从满族茶礼茶俗可以看出,满族茶文化除具备自身民族特色外,也吸纳融合了诸多外来营养成分,具体看来有如下几方面影响因素:
“文化从一开始就存在于人类在懂得利用环境提供的机会上所进行的开发之中。”(俄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诞生与成长中的自由》)茶本南方温和潮湿地理环境所产,所谓“满族茶文化”必定是在南茶北进后才具真正内涵。这一点毋庸置疑。历史上的满族祖居黑龙江以北与松辽的广大地区,生存环境偏僻,气候寒冷,使满族饮食风格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从饮料种类来看,女真人喜饮马奶、牛奶、羊奶等畜奶,至茶传入北方,与奶结合成奶茶。此外,由于居住山林,林中果品成为补充身体水分和养分的天然来源,南茶北进后,金女真人虽有喜好但非生活必用之物,他们常把茶与糕点、果品、汤药结合在”一起,作为饮宴中的“茶食”出现,而不单列一项,并沿袭至今,而金宋贸易中,南茶北进耗资巨大也迫使金曾下令禁茶。甚至清代方拱乾的《绝域纪略》“饮食”一章中说当地人“不饮茶”。由此可见,地理环境因素使得茶饮在早期女真人生活中不具备、至少是没有形成普遍的文化氛围,是早期满族茶文化内涵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祖居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历史上几度兴衰。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十年后灭辽定都中都(北京),后又灭北宋,与南宋及西夏并立,期间部分女真人移居辽东、华北、中原地区。1234年金被蒙古国所灭,先前徙居中原、华北和辽东的女真族迅速被同化。而那些留居在故地的女真族,重又分散为众多的部落,“各仍旧俗,无市并城郭,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接受来自元朝新政权的统治。明朝初期,“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依接近汉化程度及活动区域南北:南境者为真,多汉化程度;北境者为生女线年,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为中心,逐渐统一了女线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满族自此形成。清入关后开始统一全国。满族历史演进中民族地位的几度变化使其民族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并具有高度融合性和内在层次性的特点。就茶文化看,一方面,满族茶俗形成和发展无疑与其民族政权建立及南下扩张有关,从而吸纳了汉族的茶饮文化。这其中,金建国和清朝建立是满族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契机。另一方面,伴随满族南移纬度的不断延展,满族茶文化自身也呈现出内在的层次性变化,茶的清饮习惯更多地被“真”间或满族上层贵族所吸纳接受,而留居东北的“生女真”间或下层平民由于生活环境所困更多保留有饮茶、各种土茶甚至少饮茶的习惯。
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欧洲,由欧洲传到北美,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在茶文化传播过程中,不断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多样的茶文化亚类。本文从不同文化背景视角研究亚洲、欧洲及北美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感知的特征及异同,并通过数据定量分析得出对茶文化传播趋势的预测与建议。
茶不仅是商品,而且是一种附有传播性的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茶文化的融合与变迁导致了茶文化多元性和不同亚类茶文化的出现,形成了诸如“中国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国下午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等具有不同地域风格的茶文化[1]。正因为如此,茶文化的定义也十分广泛。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与饮茶相关且具有传承性和连续性特征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如茶生产工具、饮茶器具等)、行为文化(如茶艺表演、茶叶展览和茶文化节庆)和精神文化(包括茶美学、茶宗教和茶艺术)[2]。本文拟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茶文化,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茶文化,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茶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之前,当时茶叶被当作一种草药使用;而茶叶正式被作为饮品大约在公元前59年[3]。到唐代,饮茶已经变得非常流行。唐代的陆羽(公元733-840年)被誉为“中国茶圣”,其著作《茶经》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和饮茶的著作,对茶叶起源和历史、茶叶生长和加工过程、饮茶方法、茶艺等问题进行了描述,对当时和后代具有深远影响。在唐代以前,中国茶叶已经出口到日本、韩国、印度和中亚地区,成为世界上主要茶叶出口国;到了17世纪,中国茶叶第一次被出口到欧洲。伴随着茶叶贸易的繁荣发展,中国茶叶被源源不断输送到世界各地并与当地文化结合,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茶文化。Yang(2007)认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和谐,融合了社会、历史、宗教、民族、音乐、舞蹈、绘画、美术、食品、烹饪等各个方面[4]。Wang(2001)则认为中国茶文化是“可见的艺术和不可见的道”相结合的产物,而“道”的内涵却非常丰富,自然法则是其主要内涵之一。从哲学视角看,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受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三重影响[5]。“和谐”和“中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茶文化强调“以茶会友”和“以茶交友”,主张通过以饮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思想的体现;而茶艺表现过程也要求泡茶的水温不高不低,则正是“中庸”思想的体现。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后期加工均具有严格的时间和季节限制,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佛家思想强调“无欲”和“自省”,而中国茶艺则强调通过饮茶达到放松自我、反省自我的目的。中国茶文化博大而精深,对一品好茶的要求可谓良多,包括颜色、香味、形状、口感、茶具、水、时间、温度等[6]。茶圣陆羽认为泡茶的水最好来自于山泉,其次为河水,再次为井水。而最好的泡茶工具则是来自宜兴的紫砂茶壶,不仅能够保持茶的原始味道,而且能够提升茶的芳香[7]。
茶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世纪早期引入欧洲;到17世纪中叶,茶叶被出口到英国;英国最早的茶叶广告出现在1658年;到18世纪时,茶叶已经成为英国最流行的饮品;到了19世纪,喝下午茶已经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8]。绿茶是中国最初向欧洲出口的茶叶种类,但由于绿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变质,容易保存的发酵型红茶逐渐成为中国出口英国的主要茶叶种类,并流行至今。在英国茶文化中,下午茶是当之无愧的代表。根据Pettigrew(2001)的研究,下午茶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1830-1840)的英国上层社会,因饮用时间在下午和傍晚之间而得名[9]。在英国,下午茶有时也被称为“低茶”(LowTea)。因为饮茶时经常坐在较低的椅子和桌子旁,饮茶同时配有面包、黄油等点心,且与糖、牛奶、奶油等搭配饮用。而与“低茶”相对应,英国茶文化中还有“高茶”(HighTea)的说法。在下午茶普遍流行于英国上流社会的同时,另一种饮茶形式“高茶”逐渐在英国普通家庭中流行起来。由于普通工薪阶层会承担更多的体力劳动,在两餐之间需要更多的食物补给。在“高茶”中人们摆脱了高雅却略显束缚的低矮茶椅,把更为丰富的食物摆放在高大的餐桌上,在饮茶时食用肉类、土豆、奶酪、面包和蛋糕等食品,份量更接近于一顿正餐。随着饮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英国流行开来,茶会逐渐成为了英国社会时髦的社交活动。与此同时,与茶有关的诗歌、小说甚至歌舞等文化形式也逐渐出现。早在18世纪,英国乡村就逐渐开辟了各式茶园,在每周六与周日对外开放,人们可以聚在一起饮茶跳舞。这种形式一直保持到二战前期,现在茶舞依然作为一种英国传统舞蹈而流传。从19世纪起,茶馆就逐渐在英国流行,一度成为英国女性最热衷的社交场所。现今的茶馆业依然火热,当然更多是因为它能够为人们提供可口的食物及茶饮,同时又保留了一种英国传统茶文化的氛围。
根据Yang(2007)的研究,茶叶第一次进入北美是在17世纪中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引入。但由于此后英国控制了北美茶叶贸易,从中国出口到北美的茶叶并不多。而英国统治者又不断提升茶叶关税,最终导致了“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发生,使茶叶为美国历史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美国独立后,自1784年起开始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美国人最早的饮茶习惯主要由来自欧洲的移民引入,在茶叶由北向南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北美南部地区干燥炎热,饮茶方式由以前的热饮变成了冷饮,由单一茶饮变成了与柠檬、糖等混合的茶饮,并逐渐被多数美国人所接受。如今,冰柠檬茶可谓是美国南方茶饮的代表,并逐渐通过罐装、软包装等形式向全世界范围传播,逐渐被亚洲市场所接受,这是茶文化由西向东的逆向传播。美国茶文化的另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袋泡茶包的发明。20世纪初,纽约茶商Sullivan将茶叶装入丝织的小麻袋中作为样品送给客户。但客户在泡茶时却误将整个茶包放入杯中,这个偶然的误会却使袋泡茶方便易掌控的优势显现出来,使之逐渐在美国广泛流行起来,并在其他国家得以推广。
茶文化经历了由东向西,又自西而返的传播过程,已经成为世界性文化现象。这样就使得茶文化研究应当跨越地域的限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茶文化的感知有何异同。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进行探索性研究。
本文数据由第一作者在美国北卡罗莱纳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收集。采用简便抽样的网络问卷形式,问卷包括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共收回有效问卷246份。调研对象分别来自于美国、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等地区。由于美国是移民国家,近半数被调查者声明具有欧洲文化传统,因此按照文化背景进行划分,可得出亚洲、北美、欧洲三大文化背景群体。
在对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分析中发现,亚洲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在保持清醒、遵循文化传统、对茶文化感兴趣及家族传统方面都明显高于欧洲和北美洲群体;但是,在喜爱茶的味道方面,其动机却没有欧洲及北美群体敏感。这显示出亚洲背景群体对茶的诉求更偏向文化传统,而欧美群体更注重茶的味觉体验。
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熟悉程度来看,亚洲文化背景群体对于中国茶文化更加了解,而欧洲及北美文化背景群体对于英式茶文化更加熟悉。由此可以看出,英式茶文化在西方茶文化中仍占据统治地位,而中国茶文化在亚洲文化群体中则有较好的传承。这说明茶文化的传承并没有因地域的阻隔而中断,如在美国的欧洲移民及亚洲移民依然对其传统茶文化更为熟悉。
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兴趣来分析可以看出,只有亚洲群体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明显高于欧美群体。这表明,亚洲群体对于中国茶文化不仅更加熟悉,而且更加热爱,可以预见中国茶文化在未来的传承中更具有生命力。
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要素重要性的感知,亚洲群体相较欧美群体而言,认为知道茶的原产地、饮用高品质的茶、了解原产地的茶文化、看到茶叶生产的过程以及体验传统茶文化更为重要。这说明亚洲群体对于饮茶及其背后所代表的茶文化有更多的诉求。同时,三种群体都认为饮用高品质的茶是最重要的要素。这说明在不同的茶文化当中,追求高品质的茶叶,满足人们对味觉及健康的需要,始终是第一要素。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群体获取茶文化知识的方式分析可以得出,亚洲群体更多从文化传统中继承茶文化知识,而欧美群体则倾向于从旅行经历中获取。同时,亚洲群体在家族遗传、来自书本、电视或其他媒体、受周围朋友的影响以及通过社交途径等方面获取茶文化都高于欧美群体。这说明茶文化在亚洲有更深的积淀与更丰厚的土壤,无论是家庭内部传统、对外社交礼仪、书本电视媒体,无一不渗透着茶文化的熏陶。
而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组成部分的兴趣也有不同。欧洲群体对茶文化最感兴趣的部分在于精美的茶具,北美与亚洲群体则对饮茶方式最感兴趣。但是亚洲群体较欧美群体而言,在茶叶加工过程、茶叶冲泡过程、饮茶方式、茶具及与茶相关的艺术等方面都显示出更多兴趣。这说明对茶文化更加了解的亚洲群体,精细于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于茶文化越了解,就越有兴致。这将进一步促使茶文化在亚洲的发扬光大。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中国到欧洲,从欧洲到北美,茶文化经历着不断的融合与变迁。虽然随着近代欧美经济的扩张,茶文化又出现了由西向东的逆流之势,但以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丰厚的茶文化土壤,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深刻的茶文化内涵,必将孕育出更加蓬勃的茶文化生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吸取西方茶文化的精髓,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群体,应尊重其茶文化传统及饮茶偏好。例如招待英国客人应侍以红茶,并以糖、奶等佐之;而招待美国客人更应提供冰茶,而不是全部以中国传统的热茶来接待。同时,中国茶文化也应当随着中国茶叶的出口走向西方,通过电视媒体,互联网,社交网络,以及出版更多的英文茶文化书籍,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全面地展示给西方群体。另一方面,中国丰富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也能在吸引西方游客的同时,将自身悠久的茶文化传统传播出去。这样的“一出一进”,将会促进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并使得中国茶文化在未来展现出其新的生命力。
5郭丹英.儒、道、佛与中国茶文化.茶叶,2006,32(1):55-59.
茶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一饮食文化的研究,学界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有学者把茶叶、茶文化作为一种非华北本土起源的文化来看待,探讨这一“外来文化”在华北的流行情况。(2)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华北社会对待南方茶文化的态度,以及饮茶风俗在华北地区流行的原因。 一.汉魏六朝时期南方的饮茶风俗 茶树是标准的亚热带植物,具有喜温暖、湿润以及酸性土壤等生态特性,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边缘热带区域。根据史书记载,饮茶之风首先出现在长江上游。扬雄《方言》中记载,“蜀西南人谓茶为纐”。(3)汉宣帝时期,王褒《僮约》中,“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4)该地饮茶习俗之所以被关注,顾炎武以为“自秦人取蜀而后有饮茗之事”。(5)战国时期,秦占领巴蜀后,这一地区与华北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该地的饮食习俗逐渐被外人了解,其独特的饮食文化成为华北社会关注的对象。魏晋六朝时期,史书中对南方茶树的记载越来越多。巴地涪陵郡(今重庆涪陵),“惟出茶、丹、漆、蜜、蜡”。(6)《荆州地记》中记载,“浮陵茶最好。”缪启愉认为,“浮陵”当是音同形似的“涪陵”之误。(7)蜀地广汉郡什邡县(今四川什邡市),“山出好茶。”(7)犍为郡南安县(今四川乐山),“南安、武阳皆出名茶”。(7)平夷郡平夷县(今贵州仁怀西南),“山出茶、蜜。”(7)长江中游也产茶叶,张辑《广雅》中记载,“荆、巴、阆采茶作饼。”(8)《太平御览》卷八六七《饮食部》引《桐君录》中,“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巴东别有线)南朝齐刘澄之的《荆州土地记》中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9)在长江下游,山谦之《吴兴记》中,“乌程县西有温山,出御盙。”(10)乌程即浙江湖州一带。可见,整个长江流域到处生长着茶树。茶树是南方的物产资源,该地之人在生产实践中形成饮茶的习惯。《三国志》卷六五《韦曜传》中记载,孙皓每次宴饮之际,均要求参加者饮酒,“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韦曜酒量小,“素饮酒不过二升”,孙皓“密赐茶盙以当酒”。韦曜本名韦昭,“史为晋讳,改之”,(11)吴郡云阳人,今江苏丹阳人,属于南方本土人士,饮茶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广陵耆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擎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8)广陵人竞相购买茶叶,说明当地饮茶之风十分盛行。东晋吴兴太守陆纳以茶果招待谢安,“谢安尝欲诣纳,而纳殊无供办。其兄子?不敢问之,乃密为之具。安既至,纳所设唯茶果而已。?遂陈盛馔,珍羞毕具。客罢,纳大怒曰:汝既不能光益父叔,乃复秽我素业邪!于是杖之四十。”(12)陆纳为吴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人,他的生活也离不开饮茶。不过,在他看来,茶果象征着节俭,以此招待他人,方能显示自己的品质。《晋书》卷九八《桓温传》中记载,桓温生性节俭,“每宴唯下七奠?茶果而已”。总之,饮茶是南方社会的风俗习惯,也是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两晋时期华北人士的饮茶活动 西晋时期,华北社会并不排斥南方的茶文化。《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江氏传》中,“(江)统迁愍怀太子洗马,尝上疏谏云:今西园卖醯、面、茶、菜、篮子之属,亏败国体。”愍怀太子司马?所卖的物品中有茶,说明当时的华北人士是认可茶叶的。《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晋四王起事》中也记载,“惠帝蒙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晋惠帝也不反对饮茶。张载,字孟阳,河北安平人,(12)到四川成都游览白菟楼后,写道,“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13)他对茶叶持赞赏的态度。左思,山东临淄人,(12)他也不反对饮茶,“吾家有好女,皎皎常白皙。心为茶盙剧,吹嘘对鼎?。”(14)以上这些华北之人对饮茶不抱任何偏见。自永嘉乱后,大量中原人士纷纷来到南方,他们如何对待该地的茶文化?任瞻,“字育长,乐安人”,(15)今山东博兴县人。他过江后,王导率领已经南渡的中原人士给他接风洗尘。“王丞相请先度时贤共至石头迎之,犹作畴日相待,一见便觉有异。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有异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15)这则材料向我们提供了两条信息,一是任瞻问所饮的是茶还是茗。所谓茶茗,郭璞指出,“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16)任瞻提出这一问题,说明他不了解南方的茶叶生产,但是他没有对饮茶表示出任何不满。二是王导和其他早已到达南方的人也饮茶,如果他们以前反对饮茶的话,那么现在也不可能立即接受,即使他们以前有可能不饮茶,但至少不排斥。《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世说新语》中,“晋司徒长史王?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王?为山西太原人,(12)他喜欢饮茶,而且以此招待别人,并劝别人多饮。那些士大夫并不是不饮茶,而是担心王?让他们多饮,以致感到害怕。以上这些中原士人,欣然接受南方的饮茶习俗,说明他们不排斥这一饮食习惯。虽然华北之人不反对饮茶,但是饮茶之风在华北社会并不流行,这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与时人对茶叶功效的认识有关,他们认为茶叶具有醒酒、提神、解除困乏等作用。“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8)西晋张华《博物志》卷四中记载,“饮真茶,令人少眠。”西晋刘琨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中,“前得安州干茶二斤,姜一斤,桂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烦闷,恒假线)刘琨,中山魏昌人,(12)今河北无极人,他通过饮茶解除身体的烦闷。二是与茶叶的生产有关。这一时期茶树主要以野生为主,人工栽培很少。(18)因此茶的产量不多,商品化程度较低,华北社会所获取的茶叶有限。即使如此,华北社会对南方茶文化并不排斥。到了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的政治现实使得茶叶成为区域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之一。#p#分页标题#e# 三.南北对峙下北朝社会对茶的鄙视 南北朝时期,中原和南方政权均以华夏正统自居。魏收《魏书》称长江下游政权为“岛夷”,沈约《宋书》称中原政权为“索虏”。南北对峙的政治格局也体现在饮食方面,北朝社会无法认同南方的饮食文化是其重要的表现之一。(19)北朝社会十分鄙视南方的饮茶习俗。“(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卮。经数年以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甚是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唯茗不中,与酪作奴。”(20)北魏刘缟“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可见,他并不排斥饮茶,只是被彭城王批评及他家吴奴嘲笑后,才不饮茶,并以之为耻。“彭城王谓缟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海上有逐臭之夫,里内有学颦之妇;以卿言之,即是也。彭城王家有吴奴,以此言戏之。自是朝贵宴会,虽设茗饮,皆耻不复食;唯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虽然刘缟不再饮茶,但是朝贵宴会上皆设茶茗,它们专门是为南方归降之人准备的,就是要显示南北人不同的身份。当萧衍之子萧正德归降北魏后,元?也以饮茶习俗来嘲笑他,“后萧衍子西丰侯萧正德归降,时元?欲为之设茗,先问:卿于水厄多少?正德不晓?意,答曰:下官虽生于水乡,而立身以来,未遭阳侯之难。元?与举坐之客皆笑焉。”(20)南方的其他饮食也在被讽刺之列。北魏永安年间,为争夺文化的正统地位,陈庆之与杨元慎进行了辩论。代表南朝萧梁的陈庆之指出,“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挡在江左;秦皇玉玺,今在梁朝。”代表北魏的杨元慎认为江左之人毫无礼仪,生存环境极其恶劣,食物资源千奇百怪。“吴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制衣掌,自呼阿侬,语则阿傍。菰稗为饭,茗饮作浆。呷啜莼羹,唼嗍蟹黄。手把?蔻,口嚼槟榔。乍至中土,思忆本乡。急手速去,还尔丹阳。若其寒门之鬼,头犹修,网鱼漉鳖,在河之洲。咀嚼菱藕,捃拾鸡头,蛙羹蚌?,以为膳羞。急手速去,还尔扬州。”(20)南北生态环境完全不同,饮食文化各有特点,杨元慎用南方的莲藕、莼菜、鱼蚌等食物讽刺挖苦陈庆之。景明初年,当张景仁归降北魏后,“拜羽林监,赐宅城南归正里;民间号为吴人坊,南来投化者多居其内。近伊洛二水,任其习御。里三千余家,自立巷市,所卖口味,多是水族,时人谓为鱼鳖寺也。景仁住此以为耻,遂徙居孝义里焉。”(20)投降北魏的张景仁希望融入到北魏社会中,不再有身份的差别。然而,洛阳人通过不同的饮食习惯把吴人区分开来,张景仁感到耻辱,不得不迁居到别的地方,希望通过此举泯灭彼此间的身份差异。在《魏书》卷九六《司马睿传》中,“中原冠带呼江东之人,皆为貉子,若狐貉类云。巴、蜀、蛮、獠、溪、俚、楚、越,鸟声禽呼,言语不同,猴蛇鱼鳖,嗜欲皆异。”南方人士不同于“中原管带”,饮食文化是其重要的标志。总之,饮食文化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唐中后期饮茶风俗在华北的流行 唐人封演指出,“南人好饮之(茶),北人初不多饮。”(21)不过,从公元8世纪初开始,饮茶之风开始在华北流行,一是在达官贵人中,二是在寺院僧侣、信男善女之间。公元8世纪中期后,又开始向社会下层绵延。饮茶习俗渗透到华北社会各个角落。(22)出生于华北地区的人们纷纷赞赏南方的茶叶。李嘉祐,“字从一,赵州人”,(23)今河北赵县人,他在《秋晓招隐寺东峰茶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中写到,“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24)元稹,长安万年县(今陕西西安)人,(25)他也写到,“簟凉朝睡重,梦觉茶香熟。”(26)秦韬玉,“字中明,京兆人”,(27)今陕西西安人,他指出,“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28)在以上诸人对茶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茶叶的芬香,因此它成为文人间相互馈赠的佳品。白居易,祖籍下?人(今陕西渭南),出生于郑州新郑县(今河南新郑),(25)元和五年(810年)他在长安收到萧员外寄来的蜀茶,“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29)元和十二年(817年)在江州收到忠州刺史李宣寄来的蜀茶,“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30)薛能,“字太拙,汾州人”,(25)今山西汾阳人,他在《蜀州郑使君寄鸟觜茶因以赠答八韵》中写道,“鸟觜撷浑牙,精灵胜镆铘。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31)在《谢刘相寄天柱茶》中,“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32)杨嗣复,其父杨于陵,“弘农人”,(33)“于陵秩满,寓居扬州而生嗣复”,(33)他出生于南方,在《谢寄新茶》中写到,“石上生芽二月中,蒙山顾渚莫争雄。封题寄与杨司马,应为前衔是相公。”(34)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人”,(25)今湖南澧州人,他在《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及《答友人寄新茗》中谈及寄茶的情况,“客有衡越隐,遗余石廪茶。”(35)“满火芳香碾?尘,吴瓯湘水绿花新。愧君千里分滋味,寄与春风酒渴人。”(36)文人雅士之间互赠茶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反映了饮茶之风深入人心,风靡整个唐代社会。饮茶之风在华北的盛行,与时人对茶叶功效认识的变化有关。与汉魏六朝时期相比,唐人认为茶可以治疗更多的疾病。苏恭等人所撰的《唐本草》卷一三中,茶叶“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开博体育。主下气,消宿食”。孟诜《食疗本草》卷上中,“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又,茶主下气,除好睡,消宿食,当日成者良。蒸、捣经宿,用陈故者,即动风发气。”茶叶具有清热祛痰、消除积食的作用。陈藏器《本草拾遗》卷八中,茶叶可以“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陆羽也认为饮茶能够治疗各种疾病,“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3)此外,茶叶可以“消肉食毒”,李德裕亲自试验,“乃命烹一瓯,沃于肉食内,以银合闭之。诘旦开视,其肉已化为水。众伏其广识也。”(37)饮茶有助于消化肉食。不过,在南北朝时期,北魏人“食羊肉酪粥”,(20)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茶叶有消解肉食的功效,相反不断嘲笑讥讽南人的饮茶习俗。时代不同,观念不同,人们对食物功效的认识亦不相同。饮茶之风的流行还与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有关。唐中后期的人们已经注意到了茶树种植的土壤等问题。“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3)土壤不同,肥力也就存在着差异。山谷石隙间的土壤,含有大量的腐殖质、矿物质,土层较厚,排水较好,土壤肥沃,最适宜种植茶树。砾壤即砂质土壤,含有未风化或半风化的碎石、砂粒等,排水性能较好,不过腐殖质不多,肥力中等。黄土虽然土层深厚,但是腐殖质、矿物元素含量较少,肥力较低。播种茶种后若践踏不结实,或者采用移栽的方式种植,茶树长势不好。(38)要想茶树生长茂盛,应该像种瓜一样种植,“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月可采。”(3)《齐民要术》卷二《种瓜》中,“凡种法:先以水净淘瓜子,以盐和之。先卧锄耧却燥土,然后掊坑,大如斗口。纳瓜子四枚,大豆三个于堆旁向阳中。瓜生数叶,掐去豆。多锄则饶子,不锄则无实。”种瓜选好种子后,再挖坑种植。与之相比,茶树的种植更加精细。《四时纂要》卷二中,“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著粪和土。每坑种六七十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即以米泔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浇拥之,又不可太多,恐根嫩故也。大概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茶树栽培技术日渐成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因此,茶叶贸易繁荣起来,(39)征收茶税也就提到唐政府的日程上来。严重的财政危机是唐朝政府榷茶的直接原因。一方面,中唐以来,唐政府的财政收入越来越少。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国家控制的编户齐民逐步减少。商人和官僚地主通过买卖掌握了大量的土地,他们采取种种手段逃避赋税并把其转嫁到农民身上,致使更多的农民破产流亡。更为重要的是,安史之乱及以后的藩镇割据严重破坏了华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唐朝政府失去了该地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唐政府的财政支出越来越大。府兵制破坏后,募兵制的采用,导致军事开支日益增长。安史乱后,连年战争,军事费用不断提高。从整体上看,唐王朝的财政收入已经不能维持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40)为了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唐帝国不得不对茶叶征税。由于茶叶产自南方,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华北地区与这一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p#分页标题#e# 五.结论 饮茶之风始自南方,是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帝国建立后开博体育,南北交往日益密切,饮茶习俗开始向华北社会渗透,直到魏晋时期,这一习俗依然没有流行起来。南北朝时期,茶文化在南北政治对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饮茶之风成为北朝社会排斥南人的手段之一,茶叶是国家认同和区域认同的重要标志之一。唐中期以后,茶文化融入到华北饮食文化中。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时人对茶叶功效认识的变化有关,茶叶除了醒酒、提神、解除困乏等作用外,更具有解除各种病痛、消除积食等功效。另一方面也与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有关,茶树被驯化,从野生发展到人工栽培,茶叶的产量、品质得到提高。相应地,茶叶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茶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北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南北社会逐步融为一体。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与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离。茶之于中国,不仅仅是一杯饮料,更是一种悠久璀璨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叶的发源地。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它已深深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教的浸染,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道精神。
从魏晋时期开始,茶文化中,首先融合了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观念,主张以茶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爱、互敬、互助的“大同”,并期望以茶的清廉、高洁之精神磨炼自己的意志。其次,茶文化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茶产自山野之林,正蕴含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佛家茶文化具有“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佛学家认为,茶能使人心静,有节制,与禅宗规诫相适应。各家茶文化精神有着内在契合点和相通之处,即和谐、平静的精神。而在明清以后,茶文化出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现象,茶人更追求的是茶的本身至味的内在意味,并寻求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茶及其衍生的茶文化均发源于中国,流传千年,影响深远。千百年来,茶叶在全球广泛传播,中国的饮茶器具、制茶工艺连同中国传统的茶道文化和独特的东方哲学一起播撒四方。
古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茶叶贸易往来主要通过以下路线)茶马古道――向西南,传播至和印度。在高寒地区,人们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容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2)丝绸之路――向西由我国的新疆传播至中亚。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对外输出的商品以丝绸、瓷器、茶叶为大宗。茶叶作为古中国的特产,也随着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各国。(3)草原之路――向北传播至今天的蒙古、俄罗斯及广大的欧洲地区。(4)海上之路――东传播至日本和朝鲜,南传播至中南半岛,以明朝郑和下西洋为肇始,向非洲、欧洲和美洲传播。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中国出发之货物主要以丝绸、茶、瓷器为主。
由于人文历史和环境条件的差异,表现在饮茶时间、品茶文化行为等方面。不管是在品茶的对象上还是方式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都保持着不同的风俗和习惯。
美国被称为咖啡王国,却有大约一半人喝茶,也创造了自己的饮茶文化。崇尚快节奏的美国人大多数喜欢饮冰茶,这茶以饮、以凉为主,大都是不带任何茶叶痕迹的速溶茶。
德国人喜欢饮花茶,但不是我国用茉莉花、玉兰花等制作的茶叶,而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里面一片茶叶也没有,真正是“有花无茶”。德国人居家饮茶是用沸水将放在金属筛子上的茶叶不断地冲,冲下的茶水流到茶壶内,再将茶叶倒掉,所以茶水颜色很淡,这也成了德国人独特的“冲茶”习惯。
在下午5点钟喝下午茶成为许多英国家庭约定俗成的习惯。下午茶时间可以说是一天当中充满温馨、其乐融融和传情达意的美好时光。英国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客,世界上茶叶销售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平均一年一人约需2公斤茶叶,英国人均饮茶量是中国和印度的3倍,年均饮茶2公斤。
西方这种开放性饮茶法,虽未能如中国之茶道般上升到天地自然一体的哲学高度,但有饮茶的新生命、新传统作基础,普遍又活跃。
纵观中西方饮茶历史的演变,虽相隔千年,但两者都是先认识到茶的药用价值,开始饮用,继而发展成为一种普通的饮品;茶同样都渗入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但二者品茶方式、饮茶礼仪、茶道精神等各有不同。
(一)品饮方式的不同。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另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加盐、糖、奶等,目前这种方式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
英国人在茶里加入牛奶和糖以去掉茶碱,把苦涩的茶水变成适合自己口味的甜饮料。此外,英国人对茶叶本身也进行了改造。袋装的速溶茶叶末代替了片片茶叶,而中国人习惯将整片茶叶放在开水里。
(二)饮茶礼仪的不同。在多数中国人眼里,饮茶随时可以进行。相比起来英国人嗜茶、尊茶的风气要浓厚得多。一个典型的英国家庭一天至少喝五次茶。早晨醒来,主人会靠在床上喝一杯醒早茶,提神醒脑,如果有客人,早茶就是问候客人的最好方式;上午11点钟左右,是红茶佐茶点;中午午餐时要喝奶茶;下午5点钟左右是著名的下午茶;晚上睡觉前要喝告别茶。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茶宴、花园茶会等。
(三)茶道精神的不同。“和、静、怡、真”是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恰”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中国人饮茶常把它作为精神的激励与情感的寄托。与中国茶道不一样,英国人品茶更活泼和更重社交,强调一种优雅的格调。
[1] 徐先玲,李相状.中国茶饮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泡茶”作为中国传统休闲方式的精华,由于其完善的理论体系、广泛的适用人群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被流传至今并被后人不断改善创新,形成现有多种多样的茶文化体系。
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等四类,依茶艺(道)而言,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艺)、点茶道(艺)、泡茶道(艺)三种形式。煎茶道(艺)亡于南宋中期,点茶道(艺)亡于明朝后期,仅有形成于明朝中期的泡茶道(艺)流传至今。中国传统泡法的特色是道具简单,泡法自由十分适合大众饮用。其冲泡过程主要分一下四个步骤:
由于经济发展不断加速等因素,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地加快。而传统的泡茶方式也因为人们认知、观念的改变在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茶包、茶粉、茶饼等应时的快速茶文化产品应运而生。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如今人们泡茶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公司以及家中。家中泡茶亦作为招待、交友、休闲的主要方式,因此其泡茶饮茶方式多数延续传统泡茶方式。而在办公地点(即公司),由于空间、时间、茶具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人们并未延续传统的泡茶方式,并且在泡茶时存在许多误区。如沸水泡茶、长时间泡茶、茶叶品种一成不变、用纸杯泡茶等。因此,对传统茶文化的延续以及对未来茶具的设计创新显得尤为至关重要。
案例一:范某,27岁,女,大学办公室老师,学习过茶艺。经常喝的茶:花茶、绿茶、红茶等。泡茶步骤:将少量龙井(约8克)置于杯中,用80℃左右的开水冲泡,从离杯口20~30㎝的高处冲落一般只冲七成满。
案例二:王某,32岁,男,办公室人员,因工作繁忙,一般泡茶包,茶包一般只能冲泡一次,将茶包悬放于杯中,标牌纸倒悬在杯口外,一杯冲150毫升左右80~90℃的开水,静置3~5分钟即可。饮完一杯后掷去茶包,有时会重复浸泡同一茶包。
案例三:杨某,43岁,女,办公室人员,长年喝茶,对泡茶比较讲究,也比较注意养生,一般喝西湖龙井、铁观音等。她的冲泡器具一般选择陶瓷、玻璃茶具。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50,即100毫克容量的杯子放入2克茶叶。泡茶首先必须烫杯:用开水将水杯用开水烫一下,给水杯加下温。但是清洗茶具时会觉得很麻烦。
结合古今茶文化对比分析并针对案例分析得出的结论与问题,我们对办公室饮茶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山泉水为最佳,山泉水PH上呈人体需要的弱碱性,加水茶叶本身也是茶碱饮品,对于人类的身体非常有益。但是,现在难以自己取得山泉水,办公室泡茶多是使用桶装的纯净水,由于纯净水的分子结构高度串联,不易通过细胞膜进入人体,会使茶叶中的有益营养物质大量流失,造成饮茶者越饮越渴。用纯净水泡茶饮用会使人觉得茶水酸涩,香味不足。因此,对于办公室泡茶质量好坏,用水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为办公室人员较多等因素,使用茶壶过于麻烦并且浪费了煮水的时间,直接把茶叶放在杯子里冲又容易喝到茶叶很不方便,所以现今许多上班族买茶叶包泡茶。使用茶包还可以茶叶购买种类的选择,方便、快捷、多样。但是茶包也存在许多弊端,譬如茶包的回收渠道缺少导致浪费,茶包表皮的卫生问题等。
铁罐装的茶叶、茶饼是厂家直接烘制压成的茶叶,因此易于购买者分辨质量,年份,口感等;同时茶叶茶饼是用原生茶叶制作,不像茶包是由打碎的茶叶制成,所以营养价值和观赏价值都远远大于茶包。但其铁盒体积大,不方便拿取存放。
小包装压缩茶叶包装轻便,使用原生茶叶,保有茶叶原本的色香味,所以尤其受到茶楼消费者喜爱。但是因为现今多数小包装压缩茶叶比茶包要昂贵,同时每包的茶叶量又大于单人饮用,拆开后不易保存,所以没有获得办公人群的青睐。
马克杯因为有多种造型,价格低廉,可以在杯子上刻录各种图案信息而受到现代青的热烈追捧。并且马克杯容量适中,表面是釉层,适合白领阶层休息饮用。但由于马克杯没有杯盖,并且不具备过滤装置,也容易失温,所以并不适合用于泡茶而适合装茶解渴饮用。
不锈钢真空杯具有绝热,保温的特性,容量也可以满足使用者一小时的饮用量。但由于绿茶易被氧化,所以用不锈钢内胆装绿茶会使茶多酚氧化,使得茶水变酸,并且绿茶不宜密封浸泡,否则会破坏绿茶丰富的维生素,导致茶水黄且闷臭,不宜饮用。
塑料杯多为一次性杯子,多用于找到突然来访的客人或者不重要的客人,但茶的最佳饮用温度为60度,而一次性杯子在这个温度下会受热融化,危害饮用者。
使用功夫茶具套装的人多为高层白领,拥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来放置专门的茶具,用于闲时享受或招待高级来宾。功夫茶具套有许多种类,如玻璃茶具,白瓷茶具,青花瓷茶具,紫砂茶具,石榴石茶具等,非常能凸显中国传统茶文化。但由于占用面积大,泡茶步骤多,单次饮茶量小,并不能被低层白领和公共办公室的白领所使用,所以不能成为办公室饮茶用具主流。
办公室茶文化作为传统茶文在现今延续主要体现,是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传承传统茶文化的最好方式之一。本着让更多的办公室人群喝道更高质量的茶,我们大胆进行了畅想与设计,设计出新型办公室饮茶用具——“茶瓮”。
“茶翁”针对办公室人员的不健康泡茶方式进行设计,主要解决茶叶长时间泡制的问题。设计灵感来自于玩具不倒翁。不倒翁的原理应用于泡茶上,将趣味性与健康饮茶相结合,让人在饮茶的同时缓解办公室工作压力。
而茶以文化面貌出现则可以追溯汉代,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有正式文献记载的是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如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汉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而他们两个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开博体育。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而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两晋南北朝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到了唐朝终于形成了中国茶文化。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等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唐代禅宗就十分兴盛,茶与佛门之间的关系也就更加密切了。禅宗重视“坐禅修行”,要求排除所有的杂念,专注于一境,以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所以要求参禅的僧人要“跏趺而坐”、“过午不食”。而茶则有提神养心之用,又可使饥饿感减轻,所以就选茶作为其饮料。如,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
“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效仿,遂成风俗。”
唐代僧人所饮的茶有“茶苏”之称。《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僧人单道开在临漳昭德寺修行,“时复饮茶苏一二升。”
如果说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那么宋朝则进一步地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讲究色香味的统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现泡茶法,为饮茶的普及、简易化开辟了道路。宋代饮茶技艺是相当精致的,并将思想感情融汇进去。由于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数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的过程。像徐铉、王禹称、林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梅尧臣等文学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诗人有茶诗,书法家有茶帖,画家有茶画。这使茶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成为与文学、艺术等纯精神文化直接关连的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进新居,左右邻居要彼此“献茶”;邻居间请喝茶叫“支茶”。这时,茶已成为民间礼节。
佛门的饮茶随着世俗饮茶也渐渐讲究起来了,各寺院都设有“茶堂”,茶堂西北角有一鼓即“茶鼓”,东北角则为“法鼓”。专门有一管烧水煮茶的“茶头”和尚,有的寺院门口还设有“施茶僧”。佛教寺院的茶称为“寺院茶”,有很多品目:1、奠茶:供佛、菩萨、祖师;2、戒纳茶:僧人按受戒时间先后排序喝的茶;3、普茶:寺人共同煮饮喝的茶。不仅名目不同,茶的质量也不同,上敬佛,中待客,下自饮。
可以说当进入到宋代这个茶文化高度发展的辉煌时代,佛教与茶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表现得更为密切。这种影响与融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宋代对茶的热爱有很大一部分是表现在对茶艺的追求上,将它作为日常娱乐的一部分(如斗茶、分茶的兴起),茶技发展到精益求精的地步,创造出了茶的艺术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鲜见的,没有哪个朝代的文人如此热衷于斗茶,注重茶的感官趣味。
首先,僧人对品茶方式的贡献。以分茶为例:分茶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烹茶游戏,善于此道者,能在茶盏上用水纹和茶沫形成各种图案,也有“水丹青”之说。陶谷《清异录·茗苑门》有“茶百戏”条记:
“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七,别施妙决,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当时人也称这一技艺为“汤戏”。而这种独特的艺术美的创造,很大一部分都得归功于僧人的贡献。宋代斗茶、分茶方面的高手基本上都是出自佛门,谦师就是其中留有记载的一个:元四年(公元1089年),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12月27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坡点茶。坡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史学家刘分攵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福全和尚则是另一个留有记载的分茶高手。陶谷《清异录·茗苑门》“生成盏”条:“福全和尚‘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小小物类唾手办而。”陶谷认为这种技艺“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
其次,佛门中人对茶的种植与品种发现也起了重要作用。千百年来各寺院都遵循一条祖训:“农禅并重”。“山中别无产,衣食取与茶”,可见制茶、售茶对僧人的影响,许多名茶都是由和尚制的,如“碧螺春”产于洞庭水月院山僧,原名“水月茶”。乌龙茶中名品武夷岩茶也由寺僧制作。蒙顶山茶制作,采集也由僧人经手……。
“牢系鹿几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宋代的佛寺常兴办大型茶宴,请许多的文人名士前来赴会。茶宴上,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点茶——闻香——饮茶——评茶,气氛融洽,这样就使得佛教文化与世俗文化有了交流的机会,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
其中最有名的茶宴要算是“径山茶宴”。径山,位于天目山东北高峰,处于浙江著名的产茶区。径山寺始建于唐,到宋时十分有名,宋孝宗亲自御笔题额“径山兴盛万寿禅寺”,从宋到元,都享有“江南禅林之冠”,而茶宴也举办了将近一百年之久。
另外,除了正规的茶会、茶宴之外,宋代的许多文人私下也乐于与僧人结交,以茶会友,以茶问道,如苏轼、黄庭坚等文人,还留下了许多与茶有关的诗词。
茶,也促进了中原与各个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日本)森本司郎《茶史漫话》认为茶传入日本,有两人非常关键:一是753年东渡日本的鉴真(带去茶叶);二是最澄法师在804年即贞观20年来到中国浙江天台山,专心学法,也对当地寺院采茶区进行了学习,带回茶树树苗到日本,并种植于近江地区台麓山,这在日本被看作植茶第一人。另空海也带回茶籽,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这时茶主要流行于日本的上流阶层与僧人之间。
茶东传日本的又一高潮就是宋朝。1168、1187年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国遍访各地,居住达年二十四年之久,在1192年回国时就携带茶树种籽,并亲自种植,到晚年根据在中国考察的情况及自己在日本种茶经验而写成《吃茶养生记》(1241年),全国开始推广饮茶。至此,日本开始饮茶习惯,并养成以“和、敬、清、寂”为根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可见,茶对促进宋王朝与日本文化交流起了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如果仅仅从上述两方面来看待佛教对宋代茶文化的影响的话,那么就只能停留在一种表面或者说是物质方面的肤浅的认识上,我们将难以触及到宋代茶文化深刻的内蕴,要想真正全面地了解这个茶文化异常繁荣辉煌的特殊时代的独特之处,在谈宋代茶文化与佛教的关系时,就不能不谈“茶道”。
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样使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追求愉悦,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自汉代传入中国,当时被宫廷、贵族用来祈福、祈寿、求多子多孙或保国家安宁。佛教饮茶最早是在晋朝。南北朝时,佛教被统治者用来麻醉老百姓,作为统治工具,此后历代皇朝都乐于利用,佛教因此发展,并出现不同学派体系。佛教禅宗主张圆融,能与其它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使唐朝茶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并使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至今。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饮茶中体味美好的韵律,使精神开释。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饮茶可得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了。
下面试举一例说明:“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则禅林公案。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饮茶,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据《指月录》载:
“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吃茶去”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
到了宋代,受程朱理学从小事出发去挖掘真理的思维方式的影响,饮茶风尚中便少了一些富贵堂皇,多了一些书卷气,侧重于陶冶情操。对茶的风格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思考,认为茶具有一种理性的灵光,赋予茶凝重端庄的人格。《东坡志林》卷十记载了司马光与苏轼之间的一段与茶有关的理性思考:
司马温公(光)曰:“茶与墨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
轼曰:“奇茶妙墨皆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妍丑黔皙之不同,其德操蕴藏,实无以异。”
在久远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古代先民最早发现和利用了茶叶这种植物有利于人健康的特性,人们在经历了茶的药用、生煮羹饮、粗放煮饮、细煎慢品的饮茶等不同的历史阶段之后,直至盛唐时期方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历史表明,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文人雅士,无论是僧侣道士,还是普通百姓,都曾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饮茶这一生活艺术活动中来。然而,正是由于有了文人雅士的参与,才使得饮茶能够超越生活必须品的范畴而进入一种高尚的文化境界,从而实现了从单纯满足口腹之欲到精神愉悦的飞跃,从此,茶文化这样一枝深深植根于民族心理之中的艺术奇葩,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绽放得更加鲜艳夺目,散发出无比诱人的芬芳。
从广义上讲,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文化层次上来讲,中国茶文化可以包括四个层次的文化: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由于中国人种茶、饮茶的历史的久远,所以中国茶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非常久远;二是中国茶文化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演进,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追溯历史,可以看出,茶在中国被作为饮料的历史也远溯至春秋战国时代,而有可靠文献记载则是始自秦汉时期。当然,茶的最初发现与利用比这要早得多,相传远古时期“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本草经》);由于古代“荼”字和“茶”字通用,所以这其中的“荼”可能就是后来的“茶”。也就是说,中国人饮茶和使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时期,足可见其历史的久远。到了春秋时期,史书中对于茶和饮茶的记载就更多了,在《尔雅》中有“,苦荼”的记载,由于《尔雅》是周朝的大臣周公所作,所以可以推断,当时茶叶已经在周王朝的宫廷中存在了。
中国茶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首先体现在喝茶的过程中。可以说,中国人喝茶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文化的表现,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喝茶,但是中国人在喝茶的器具上就附加了文化的含义,例如,陆羽设计的煮茶风炉上刻有八卦图案,代表着阴阳和谐的含义,而清代饮茶用的盖碗,意为“天、地、人”,取意“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含义。除了茶具,中国人饮茶载煮茶用水、饮茶礼节和对于饮茶环境的要求等方面都讲究文化的含义。而这方方面面的讲究,使得中国茶文化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中国茶文化在其诞生之初,就是和中国文人密不可分。而在随后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佛教、道教、儒学等哲学思想以及中国人的世界观都已经融入到中国茶文化之中,同时,中国茶文化又对中国人的审美、处世等起了重要的影响。历代的中国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表达了自己对茶的眷恋之情。
追溯历史,汉代史籍中已经开始有文人饮茶的记载。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其一本杂字书《凡将篇》中,记载了二十多味中草药,其中一味叫“诧”,指的就是茶。另据有关史籍记载,汉帝曾到江苏宜兴的茗岭招收学童,进行种茶技术培训;名士葛玄,曾在浙江天台山设“植茶之圃”,辟园种茶。这些史料,向人们透露出了这样的信息:汉代文人开始关注和饮用茶叶,饮茶已成为一种高雅时尚。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第一座高峰。茶圣陆羽所撰了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茶经》构筑了一个气度恢宏、体系完备的茶文化体系,极大地推动了茶饮风习的普及和饮茶艺术化过程。使唐代成为一个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然而,唐代”茶道大行”,除茶圣陆羽的推动以外,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推波助澜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最有文化、最有艺术品味的群体,文人士大夫阶层把饮茶视为一种能够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感情、表现自我的艺术活动,不断地雅化茶事,从而形成了以“品”为主体的饮茶艺术。当时许多朝中重臣都喜好茶事。而在唐代诗人中,醉心于茶事,有茶诗传世者开博体育,也为数不少。其中的许多都是我们熟悉的大家,如李白、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杜牧、刘禹锡、柳宗元、温庭筠等等,他们皆有饮茶之佳作传世。
进入宋代以后,虽然茶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茶事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但是,把饮茶当作一种高雅的生活艺术,引领茶文化潮流,规范茶文化发展方向的群体,依然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宋代文人对品饮艺术的追求和饮茶的风习与唐代稍有不同,唐代文人品茶,有固定程式,侧重于烤、碾、煮、分、酌等方面技艺,而宋人则注重品茶过程中的情趣和韵味,追求品茶过程中的自我表现。因为,茶所体现出的那种宁静淡泊、深邃雅致特性,与宋代文人的追求悠远意境和内省雅致的时代心理极为相契。文人士大夫们在饮茶的同时,着力营造一种优美、雅致、和谐的品茗氛围,在这种艺术氛围中陶冶心性、观照自我,同时不断地推进饮茶艺术化的进程。
从明初起,散茶逐渐占据了统摄茶坛的地位,随之而来的是,简便异常的散茶瀹饮法取代了唐宋时期繁琐的煎茶法,人们在品尝到茶之自然、纯朴、甘芳之风味同时,能够通过饮茶怡情悦性、雅志修身。同时,明代是中国文人撰述茶书数量最多的一个朝代。现今存世的明代茶书有三十多部。在明人的诗歌作品中,也有不少咏茶的佳句名篇,如高启、王世贞、文征明、徐渭、袁宏道、汤显祖等都有关于茶的作品,尽管明代文人的作品大都不能和唐宋时期的名家大作并列,但是明清时期简约茶风的形成,离不开明代文人们所创立的茶文化理论。
清代继承了明代茶文化中简约、雅致的茶风,并一直延续到清末。清代诗人纳兰性德、曹寅、厉鹗、丘逢甲、连横等,都有相当数量的茶叶诗词传世。这些充分显示了清代,饮茶在文人生活中极端的重要性。
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是唐代“茶道大行”的繁复,还是宋代的饮茶的雅致精巧,亦或是明清时代的简单而淳朴的简约茶风,都说明历代文人对于饮茶的喜爱。对于历代文人来说,他们对茶有着深厚的情感,茶永远是他们的喜爱,同时,茶永远是他们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之一。
“士”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中国古代,文人在习惯上被称为“士”。古代的“士”,其意义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所说的“知识分子”或“文人雅士”。“士”的构成十分复杂,其中既包括已谋取功名、捞得一官半职的人士,又包括那些笃实好学但又一贫如洗的落泊之士;既包括位极人臣的朝中显要之士,又包括那些归隐山林、不问世俗的隐逸之士。士对于中国文化起到了传承和发展的作用,把士视为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已成为海内外学者的共识。可以说士是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士的精神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精神之所在。
对于中国古代的“士”来说,茶是他们生活总必不可少的内容。有人说,作为一个文人,如果一生不嗜茶,那将是最大的遗憾。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受这种‘清福’,首先就必须练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在中国茶文化漫长久远的发展史上,是文人最先体会茶之神韵,并在品茗过程中不断雅化茶事,而这种变化把饮茶这种普通的生活方式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文人对茶文化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文人的参与,便没有茶文化。